道德
「他们以是非之心同作见证。」(罗马书2:15)
「道德」,绝不是封建威权时代的产物-这是正常人都知道的事实。
道德,藏在人类DNA密码裡;神创造人时,就已将道德印入人性当中-再具体一点地说:「道德」,早就镌刻在人类的「脑」袋裡了。
当人类老祖宗亚当、夏娃咬下「分别善恶树」的果子那剎那,道德的作用就开始启动――人感到天凉、以赤身露体为耻(参创世记第3章);自此,道德感撼动人心,一直到如今,它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东方,从老子、孔子以降,在西方,自古希腊、苏格拉底以来,道德无疑是各个文化的底蕴。道德的探索,深入诸多领域、道德的谨守,渗入每个阶层;毕竟,套用演化论的术语来说:「道德」是生物「适应」与「生存」之所需。
世纪交替之际,认知科学兴起、拜「脑造影」仪器精进,脑科学家乐以新技术来寻找「道德脑」(Moral brain)。2001年,哈佛大学的约书亚·格尼(Joshua Greene)教授观察了脑部在道德抉择时,叁个主要脑区有所反应:额内侧迴(Medial frontal gyrus;主掌:决策制定和执行),后扣带迴(Posterior cingulate gyrus;主司:情感、学习和记忆)、两侧角迴(Angular gyrus, bilateral:与语言、空间感、记忆提取、专注力,以及「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ToM)有关)等。
其中,已知:额内侧迴掌管「理性」、其他二者控制人的情绪、「感性」――道德,是理性与感性的综合体。但,如果该道德抉择之情境不涉及个人、或为客观的共识时,这叁个区域之反应趋缓,甚至无所动见。然而,巴西医院网络的乔治·摩尔( Jorge Moll)医师之团队,则以为道德抉择涉及文化与社会脉络,具有「团体」 (Group或Pro-social,「亲社会」)及「自我」(Egoistic)两种顷向之别。
为了釐清这两派的观点,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 University)的西蒙·艾克霍夫(Simon Eickhoff)团队,使用「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将歷年来所有的实验结果综合整理、分析,以为道德决策的神经网络与许多其他种网络重叠,包括:理解他人意图(心智理论)、经歷(「联觉」,Synesthesia)与情感状态(同理心)相关网络。这些证据支持了道德抉择是一种能够从他人角度观看事物、又掌握他人感受的能力。
并且证明进行基础道德抉择的神经网络,可能是类「域全局」(Domain-global)网路,即人脑中可能没有专司道德思考的「道德模块」,但道德抉择时,其某部分可能分别进入「认知」和「情感」的子系统裡――既,「道德抉择」虽涉及「理性」与「感性」,却有超越它们而成为其「上位」(Superior)者。
当代最夯的脑科学,提供我们一个道德抉择的确切科学证据与观点。所以,伟大的神学家使徒保罗才会说: 人「以是非之心同作见证」――见证:神超越所有人间公义,神的公义是所有人间道德抉择的至高标準。
「道德」,绝不是封建威权时代的产物,是神给人类能成为万物之灵的準则。
「神经神学」印证:人当「以是非之心同作见证」(罗马书2:15)
(文章授权/潘荣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