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组织活动、经营社媒到挑战思辨 查理.柯克如何在政界及Z世代掀起影响力?
Image-Description

【记者汪纯怡/编译】美国保守派青年领袖查理.柯克(Charlie Kirk)遇刺身亡引发震撼,美国媒体指柯克透过他所创立的「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 TPUSA),帮助美国总统川普赢得年轻人的支持,在Z世代中具有庞大影响力;而福音网站评论者则认同他是神国度中的「守望者」,勇敢地在美国校园传播真理讯息。

查理.柯克年仅31岁,却在美国政界极具影响力,虽然从未竞选公职或担任过任何政府职务,但却被媒体视为是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的旗手。许多年轻的政治人物都表示是柯克激励或促成了他们从政,包括美国副总统范斯、白宫新闻秘书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等。

从草根组织发展为政治影响力团体

《BBC》报导,出生于芝加哥郊区的柯克,很早就开始投身保守派活动,18岁时就为媒体撰写文章,因而受到茶党(Tea Party)运动人士比尔˙蒙哥马利(Bill Montgomery)的赏识,两人在2012年共同创立了草根组织「美国转折点」,专注于大学校园的保守派行动主义。

美联社及美国新闻评论网站《VOX》指出,柯克曾坦言当时他没钱、没人脉,也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美国转折点最初只是个学生组织,倡导利伯维尔场和有限政府,第一年只有9200个脸书粉丝、15个校园分会和40名部落客。

随着时间进展,美国转折点开始举行大规模集会,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年轻选民聆听包括川普在内的保守派领袖的演说;柯克善用网络媒体,向年轻人传播保守主义,让他在22岁时就有机会在共和党全国大会上发言。到了2020年,美国转折点就几乎发展成为「共和党的青年派」,有超过800个大学分会、数百万社群追踪者,2024年募款近一亿美元,还扶持了其他右派青年组织。

敢讲、很酷 打动Z世代年轻人的心

《VOX》分析柯克为何能打动Z世代年轻人的心,首先是他改变保守派的文化风格,让保守派运动不再只是年长白人参与,还扩及黑人、犹太人、女性等群体,每年的大会及青年领袖峰会,还有音乐祭般的制作规格以及政治大咖出席,让年轻人觉得很「酷」,将保守主义从单纯的政治理念变成了主流文化与社会认同。

其次,他懂得善用社群媒体,可以用精简的播客片段、现场辩论影片,或是超过一小时的年轻人交锋辩论影片等多种形式来创造话题;他还建构年轻保守派媒体网络,聚集青年意见领袖,创建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媒体生态圈,满足年轻人的媒体需求。《华尔街日报》更以「大学生几乎不可能在打开社交媒体时不看到柯克的影片」来描述他对年轻人的影响。

柯克也掌握Z世代年轻人的特性,有些年轻人对现状不满,常是因为觉得年长的领袖都不敢触碰某些话题,但柯克什么都敢谈,正好切中年轻人的渴望;有些年轻人就认为,虽然不同意柯克所说的一切,但他愿意敞开谈话,就让人尊敬。评论者形容,「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柯克与学生的辩论;面对不太友善的观众时,他似乎反而很享受那些嘲讽声。」

「我的保守主义是回归信仰」

柯克常旗帜鲜明的提出主张,包括指出堕胎是谋杀,应该被禁止。他也曾在大型集会场合对一万名乔治亚州民众说「这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我希望它保持这种状态」,并与现场一起高喊「基督是王!基督是王!」

柯克遇刺时,正在大学校园与学生讨论政治和教育议题,新闻分析媒体《对话》(The Conversation)评论,柯克与大学年轻人交谈,是希望美国教育回归传统价值观;柯克的教育理念是回归保守派所称的「西方」与「传统」的价值,如同把时钟拨回以往:男女在社会中有固有性别角色、传授社会认可的美德、伦理与传统。

柯克今年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他的保守主义目标,「你必须试着引导人们去寻找最终的目的,回到教会、回归信仰、结婚、生儿育女。这就是我所代表的保守主义,我正在努力描绘一幅关于美德的图画,让人振奋、提升,而不是只停留在愤怒之中。」

是政治人物 也是敬虔基督徒

对许多美国人而言,柯克是政坛的一股声音,是热衷于公开辩论的保守派人士,而福音网站《Crosswalk》新闻专栏作家麦克福斯特(Michael Foust)指出,对于熟悉柯克并关注他事业的人而言,他是虔诚的基督徒,信守圣经,并宣扬圣经真理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

浸信会领导中心执行董事威廉.沃尔夫(William Wolf)在社群媒体X上发文表示,柯克的整体事业是建立在跨越鸿沟、用言论而非暴力来处理问题的基础之上。

柯克曾表示,他是在五年级时将生命献给了主,「这是我做过的最重要的决定,我所做的一切都与耶稣基督息息相关」、「没有耶稣,我什么都不是。我是个罪人。」

柯克也常推崇圣经的重要,今年在与怀疑论者比尔.马赫(Bill Maher)讲论圣经时,柯克强调,「你认为哪本书最适合人类生活?我会说是圣经」,他阐述整本圣经的核心脉络是一个关于爱与人类需要救赎的故事,「圣经所蕴含的智慧,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勇于发声 如同守望者

柯克也提到,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如牛顿、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都曾被圣经深深吸引。牛顿写下有关圣经预言的著作甚至比物理学著作还要多。「圣经蕴含智能,会不断挑战你的极限;而我认为我们信仰最美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人人皆可理解,在探索中也能获得无限的滋养。」

基督徒商业领袖彼得.德莫斯(Peter Demos)指出,柯克坚定地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正义立场,勇敢地前往美国各地的大学校园传播真理讯息。如同上帝立以西结为守望者,上帝在每一代也都会兴起守望者来警告、发声、捍卫真理。这份呼召也属于今日的基督徒,人们可以从以西结和柯克身上学到很多。

德莫斯说,柯克非完美,但柯克愿意发声,「他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这份确信唯独来自基督」,曾经采访过柯克的德莫斯,对于柯克的坚定信念和清晰的思路印象深刻。柯克的生与死同样促使基督徒扪心自问,是否也善尽守望者的职责?

「最重要的事,就是我的信仰」

柯克曾与一位无神论者辩论时指出,「我们作为基督徒,则有盼望:我们将再次见到所爱的人,我们将在天堂,得享完全的平安,而这一切并不只是到此为止。事实上,还有更美好的事正等待着我们。」

在遇刺身亡前四天,柯克也曾说,「耶稣战胜了死亡,所以你能活下去」;而在一段未注明拍摄日期的影片中被问起希望如何为人们所记得,柯克的回答似乎也为他的生命做了脚注,「我希望人们记得我为信仰展现的勇气,那会是最重要的事。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我的信仰。」(数据源:BBC, AP, VOX, WSJ, PBS, CBN, Crosswalk, The Conver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