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迺哥专栏】必收藏》这就是你「无法牧养门训年轻人」的塬因!
Image-Description

这就是你无法牧养门训年轻人的塬因

 

Y、Z世代的统计数据

1.信任政府:29%、23%

2.过去一个月中感到对气候变迁的焦虑:62%、59%

3.传统教育体系感到不满:40%、35%

 

一、新世代的基督徒

我们先来看看 Y 和 Z 世代的统计数据,这些来自 2020 和 2021 年美国的调查:

Y 世代,也就是1981-1996 年出生的人,现在年龄大约在 28 到 43 岁之间。我自己是 35 岁,刚好落在中间。

Z 世代,1997-2012 年出生,年龄介于 12 到 27 岁

 

这两个世代有一些显着的特质,特别是对权威的不信任根据调查数据,Y世代和Z世代对政府的信任度分别只有 29% 和 23%。相比之下,X世代和婴儿潮世代的信任度高达40%到50%,这样的差距令人震惊。

 

这也说明了Y、Z世代普遍对权威人物保持距离或质疑的态度。而在台湾的教会,牧者和教会领袖常被视为权威代表,这也意味着,当你站在台上,可能有一半的年轻人对你抱持不信任或负面的印象。这是门徒训练的一个巨大挑战。

 

此外,YZ世代普遍对长辈感到失望,特别是在气候变迁和环境议题上。他们中的62%和59% 表示,过去一个月内曾因气候变迁问题感到焦虑。他们认为这是上一代决策的结果,而现在由他们来承担后果。

 

另外,对于传统教育体系,YZ世代的满意度也不高。40%的Y世代和35%的Z世代认为,传统教育未能提供应对现实生活的足够能力和技能,让他们在面对社会时感到不足。

 

YZ世代的特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质疑权威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轻易信任领导者。

2.同侪影响力大于对权威的信任。

3.反对中央集权,他们更倾向于分散式的权力结构

4.重视透明度,他们希望所有的决策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

 

这样的特质,给教会的门徒训练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我们的信仰本质上是服从神这一至高的权威,对于YZ世代来说,学会服从是一个迟早需要面对的课题。然而,如果我们不从他们的观点出发,而只是传统地要求他们顺服,可能会适得其反,加深他们对权威的反感。

 

我的建议

善用同侪关係的正面影响:例如,在教会中爱打篮球的人会自发地找到其他人一起打球,牧者不会觉得每次打球都需要去监督。同样地,如果有年轻人愿意主动带领别人读经,给他们空间,避免过度介入,让同侪之间的影响自然发挥。

 

準备好被质疑:当年轻人质疑时,不要视其为冒犯对于他们来说,质疑是一种日常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且对他们的疑惑持开放态度。

 

给予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发挥:若年轻人在教会中感觉到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他们会认为自己不被重视。每个教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给予他们合适的空间来承担责任并成长

 

在决策过程中听取他们的声音:这并不意味着每次都要遵从年轻人的意见,而是让他们的声音被听见,即便最终的决策并没有改变。这样的过程能够建立信任。

 

新世代的代沟与家庭

我们接着要谈「代沟」,这是门徒训练中常见的障碍。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代沟是指年龄差距较大的两代人在信仰、政治或价值观方面的分歧。

 

当代沟存在时,世代之间的相互了解就会变得困难,而这直接影响了门徒训练的效果。在台湾,我们看到YZ世代在婚姻家庭上的变化相当明显:

 

30-34岁的未婚人口:从民国 85 年的男 32% 和女 16%,到现在民国 112 年,男 66%、女 53%,增幅显着。

 

初婚年龄:从民国 64 年的女 22 岁、男 27 岁,延后到民国 112 年的女 32 岁、男 34 岁。

 

生育率:从民国 73 年的 2.06 降至现在的 0.87,几乎是全球最低。

 

这些趋势说明,YZ世代处于一个晚婚、晚生、少子化的时代背景中,这使他们延迟了承担婚姻和家庭责任的年龄。而这样的现象对于门徒训练中世代同行的实践构成了挑战。比如,当一个40岁的父亲在陪伴15岁的儿子,与一个55岁的父亲陪伴13岁的儿子时,这两者的关係是完全不同的。

 

此外,随着都市化的发展,大家族共同生活的情形越来越少,这也减少了年轻人在家族中跨代互动的机会,进一步加深了代沟。

 

再加上科技的迅速发展,YZ 世代与长辈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

 

95% 的 15-29 岁青年拥有智慧型手机。

75% 每天使用手机超过 4 小时。

70% 更倾向于使用社交软体交流,而非面对面。

50% 的 18-30 岁青年更习惯线上购物。

 

这些科技上的改变,让年轻人更习惯于虚拟世界的互动,这进一步影响了他们与上一代之间的沟通方式。

 

我的建议

家庭教育:代沟的第一线在家庭,如果基督徒家庭都无法跨越代沟,那么在教会谈多代同行也只会流于表面。因此,基督徒家庭必须学会两代、甚至叁代同行。

 

教会家族:对于没有基督徒背景的年轻人,教会应该成为他们的属灵家族。透过年龄相近的成员彼此照顾,像是大学中学长学弟制的模式,帮助他们跨越代沟。

 

下对上的沟通:年纪大的教会领袖应该主动聆听年轻人的声音,不要因为有代沟就放弃沟通。确保年轻人的意见不仅被听到,而是直接被考虑在教会的决策过程中。

 

无法面对面的新时代

在数位时代,见不到面不应该成为门徒训练的障碍。如今,智慧型手机和网路已经让我们可以轻鬆地透过视讯和语音保持联繫,这是 15 年前几乎无法想像的情况。

 

我自己过去几年,曾经透过网路陪伴住在不同城市的弟兄,虽然我们一个月只能见一次面,但网路让我们可以保持稳定的门徒关係。我相信,见不到面的门徒训练是未来教会应该更积极採用的一个策略

 

我们可以利用网路来接触那些:

出去念大学的学生、

週末上班的信徒、

忙于育儿的家庭、

健康状况不佳、无法常常出门的长者, 甚至是那些茧居族。

 

这些人是我们最需要保持联繫并进行门训的对象。既然网路工具这么便利且无需额外的成本,我们就应该善加利用。

 

我的建议的网路工具

1对1视讯通话:这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视讯能够带来更深的情感交流

 

1对1通话:当视讯不可行时,通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小组视讯:对于小组的门徒训练,可以採用视讯的方式来保持连结。

 

社交软体保持联繫:Line、Facebook、Instagram 等平台可以帮助你随时保持联络。

 

Live直播:直播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让领袖与教会弟兄姐妹进行即时互动。

 

定期更新影片:这可以帮助你在网路上持续影响和牧养你的会众。

 

虽然网路无法完全取代实体聚会,但它是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的工具。当我们透过网路帮助弟兄姐妹多一点真理建造时,我们就是从网路的「黑洞」中救回了他们的一点时间。

 

(文章授权/庄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