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轮・牧思专栏】吃饭是非常重要的社交与人际方式
Image-Description

你上一次被别人请客吃饭,是什么时候?或者,你多久没有请别人吃顿饭了?

 

我外公是上海人,很爱请客,也从小就告诉我们,没事就要请客吃饭,这样能交到很多好朋友。从前心想,莫非都是酒肉朋友?长大之后渐渐明白,在我们的文化中,吃饭是非常重要的社交与人际方式,重点不在吃,而是可以认识一个人、畅聊很多事、跨越僵化的形式、打破拘泥的界线。


我则很喜欢邀请人来家裡吃饭,因为「家」所蕴含的氛围,比起餐馆或饭店,更多了开放、接纳、亲近,在这看似私密的地方,更能分享与赢得深厚的友谊。

 

哲学家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有一个独特的「礼物哲学」,认为礼物的核心意义在于牺牲,是一种非理性与经济性的绝对失去,这也正是神圣的起点,他称之为「礼物之灵」。请客吃饭确实比工具性的意义(洗尘、饯行、欢庆、慰劳、讨好、...等),来得更加丰富,它启迪了某种社会次序,更激发了授与受之间,更深层的连结。

 

同样是法国哲学家,德希达(Jacques Derrida)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现实的礼物总是附带着条件与代价,而真正要称为「礼物」则必须是无条件的。而他认为这是人类的弔诡,因为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礼物。

 

的确,人际之间的请客吃饭相互餽赠,无论多么真诚总有极限,但在《圣经》中有一个关键的消息,谈到了「白白得来,也要白白地给予」:天父的爱是礼物,若我们经验了这白白的礼物,或能帮助我们可以脱离以生命中无穷尽的功利循环,也愿意白白地给予。

 

新的一週,除了请客吃饭,别忘了上主给了你一个爱的礼物,让你可以更真诚无畏地分享。

 

(文章授权/花轮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