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宣佈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將設立新的「特別探員(Special Agent)」職位,授權其攜帶槍械、進行逮捕並使用致命武力;此舉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移民政策格局。這代表該機構自2003年成立以來使命的最重大轉變,將原本設計為專注處理移民福利的行政機構,轉變為武裝執法機關。
國會意圖遭規避
九一一事件後,國會創建國土安全部時,刻意解散移民歸化局(INS),將移民局與執法機構分離是具有戰略考量。《國土安全法》明確禁止合併執法與裁決職能,但川普政府透過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的授權委託找到變通辦法,在9月無公眾評議下頒佈法規,賦予移民局局長創設執法職位的權力。這種規避做法引發對行政越權和法治的嚴重質疑。
廣泛權力 定義模糊
新特別探員將擁有與ICE和CBP探員相同權力:啟動刑事民事調查、逮捕違法者、執行搜查令、攜帶槍械並使用致命武力。更令人擔憂的是權力範圍的模糊性。法規授權探員可以對「移民局管轄範圍內」的事務行動採取行動,但該術語缺乏明確定義。考慮到移民局每年處理數千萬申請,此管轄範圍可能被極其廣泛解釋。
權力還延伸至未定義的「非移民」違法行為。最令人困擾的是,探員不僅可逮捕申請人,還可逮捕任何「帶入、運輸或窩藏」外國人者,這可能將律師、擔保家屬或聘僱外國工人的僱主定為犯罪。
寒蟬效應與營運挑戰
最具破壞性的後果是對合法移民申請者的寒蟬效應。移民局處理公民身分、綠卡、工作許可申請,需要申請人提供詳細資訊並面談。武裝逮捕的可能性將使複雜案例、混合身分家庭或曾有過失的移民選擇留在暗處,這違背了鼓勵人們透過合法管道獲得身分的制度目的。美國家庭和僱主也可能對參與可能導致執法行動的制度感到猶豫。
該授權未提供額外資金,引發實施疑問。移民局依靠申請費營運,法律禁止將費用轉移給執法機構。訓練武裝探員需要高昂成本,可能導致申請費提高或處理延遲。機構未說明將僱用多少探員、來源及訓練方式,顯示政策缺乏周詳規劃。
執法戰略根本轉變
這代表從平衡執法與服務轉向「全面執法」——每次移民制度互動都成為潛在執法行動。移民局已對兩萬六千人啟動遣返程序並協助ICE逮捕,武裝探員將大幅擴大執法能力。然而此做法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有效執法需要社區合作和情報收集,當合法制度與執法無法區分時,就失去服務更廣泛安全利益的能力。
法律爭議與歷史教訓
鑑於國會有明確意圖分離執法與裁決,移民局探員逮捕的法律權力值得質疑。法院可能認定探員缺乏適當逮捕權力或授權違反國會指示。這回歸已被否定的移民歸化局模式——該機構因職能衝突造成低效和安全漏洞而於九一一後被解散。
結論
美國移民制度在執法與服務明確分工時運作最佳,允許人們安全參與合法程序並接受安全篩查。武裝移民局探員威脅此平衡,可能破壞移民服務和執法效果。國會應重申移民局專注裁決的原始使命,法院應審查新執法權力的法律基礎。
政策制定者須記住,運作良好的合法移民制度本身就是國家安全資產。當人們能安全與移民當局接觸並獲得合法身分時,人人受益。將互動武器化可能產生短期執法數據,卻以長期安全繁榮為代價。將移民局轉變為武裝執法機構不僅是政策變化,更是對美國如何對待合法移民根本理念的重構。問題在於此轉變是否真正服務國家利益,還是破壞了長期作為美國優勢的合法移民制度。
USCIS機構武裝化|陳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