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除了亞瑟王的「圓桌武士」和「石中神劍」等傳說故事之外,另一位家傳戶曉的人物,就是「俠盜羅賓漢」。他最早的角色原型,源自「盎格魯薩克遜人」對抗「諾曼王朝」的時期,是一位融合了歷史事件與民間傳說的虛構人物。
羅賓漢(Robin Hood)是英國民間傳說中的俠盜。他武藝高強、機智勇敢,仇視官吏和當權者,是一位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的綠林英雄。傳說中,他活躍於諾丁漢的罕雪伍德森林(Sherwood Forest)。
羅賓漢的故事從1922年起被多次改編為電影,至2018年仍有新版問世;電視劇與遊戲也屢創佳績。每一部作品都圍繞他的英雄事蹟──劫富濟貧、為被壓迫的百姓伸張正義。他不僅武藝高超、騎術出眾,更兼具勇謀與義氣,是英雄與完人的象徵,也是人民心中所期盼的救星。
羅賓漢傳說的歷史背景如下:十一世紀初,英格蘭王國可視為「北海生活圈*」的一部分。西元1066年,英格蘭王位落入諾曼第公爵(Duke of Normandy)之手,英格蘭進入「諾曼征服」時期。然而,英格蘭人民對外來的諾曼統治者始終懷有戒心。當時的英格蘭習慣將土地分封給忠誠的臣屬,但隨着諾曼貴族取得主導地位,原本的英格蘭人便將其視為外來的壓迫者和暴君。
於是,傳說中出現了一位穿着陸色衣帽、手執弓箭,百步穿楊、縱橫森林的俠盜。這位俠盜專門襲擊過路貴族和統治者,令他們聞風喪膽。他既是強盜,也是大俠,將奪來的財物分贈給貧苦百姓,因而贏得「俠客」的美名。
滄海桑田,歷史長河中,羅賓漢是否真有其人,已無從稽考。舊約記載,耶和華藉先知曉喻以色列人,要他們照顧孤兒寡婦,保護弱勢群體。作為基督徒,如欲踐行「俠之大任」,莫過於實踐《彌迦書》六章8節所言:「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能身體力行者,必為真俠也。
*「北海生活圈」指的是維京人──這些原本居住在今日挪威、瑞典和丹麥的戰士、水手和農民,他們自公元八世紀初開始向外擴張。他們有些人在英國定居下來,有些人成功融合,有些人則未能立足而返回北歐。在歐洲各地,維京人留下了許多難以釐清的歷史糾葛。英格蘭也經常遭到維京人的入侵和定居,雙方逐漸融合。最終,英格蘭王國成為「北海共同體」的一部分,「北海生活圈」由此誕生。
羅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