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賭博業者長期精心包裝下,許多人以為賭博只是種刺激的遊戲,是「Game」而非「Gamble」。不少人到賭場「玩一玩」就離開,於是將問題賭徒視為咎由自取,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後果。

變質了的愉悅感
然而,研究顯示賭博成癮與身體的化學變化有關,與毒癮、酒癮等類似,是不由自主的。這也是為何許多嗜賭之人即使戒賭多次,仍難以擺脫賭癮。雖然賭博業者因社會壓力推行「負責任賭博」政策,如投注限額、風險提示等,但這些多屬治標不治本。要真正幫助人遠離癮的深淵,需找出癮的根源。
從信仰的角度來看,「癮」是一種變質了的愉悅感。神創造人時,賦予人愉悅與慾望,如食慾、情慾、成就欲,這些本是為延續生命、享受美善。但當這些愉悅與罪掛鉤,就可能轉化為癮。以賭博為例,若人出於貪婪想快速致富,這種貪念與金錢帶來的快感結合,便會變質,帶來破壞。
《聖經‧撒母耳記》指出:「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貪圖財利是動機,收賄則是將愉悅感建立在不義財富上的實際行動,結果便是道德的崩壞與正直的偏離。這正說明了愉悅感變質後的失控狀態。許多因賭而家破人亡的案例,正是愉悅變質後的悲劇結果,而賭場業者正是利用這一點,無限吸取人們的金錢與與生命。
回歸上帝的愉悅

然而,愉悅感本是為人類幸福而創造的。當人們在上帝面前悔改並得着祂赦罪的恩典時,那種心靈的愉悅是無法言喻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曾沉溺於賭博或毒品的人,在成為基督徒之後,能迅速脫離「癮」的捆綁。因為當愉悅感與正確的獎勵系統連結,就能產生更深層、更持久的滿足,並抵擋罪的誘惑。
因此,如果教會除了傳講悔改與赦罪的真理之外,還能融入一些激發愉悅感的活動,那將會非常寶貴。教會完全可以把這些助長健康愉悅感的元素,注入宣教計劃,甚至是主日崇拜中,讓人們可以體驗基督救恩所帶來的,不僅是永恆的福樂,也包括今日的滿足與愉悅。
我們也能將這種充滿愉悅的敬拜之情,注入每日的生活中。例如:在運動時,為身體的活力而向上帝感恩敬拜;在創作或欣賞藝術表演時,無論是創作者還是欣賞者,也都可以為上帝所賜的多元才華而歡欣讚美。
由於賭博業為政府帶來可觀稅收,並造成社會表面上的繁榮,政客們便常常為其護航,使得賭博在美國許多地區已合法化。在紐約,多年前已批准發出7張賭場牌照,因此大型賭場進駐紐約只是遲早的事。據說,其中一處可能就設在法拉盛社區附近。
在這樣的處境中,教會更應該積極行動,讓每主日的崇拜以及教會的各項活動,充滿能吸引人、提升人心的愉悅元素,讓人從創造主的美善中得到真正的喜樂與滿足。這正是對抗不斷擴張的賭博業、對抗賭癮、拯救靈魂,最有力也最深層的回應。
癮:變質了的愉悅感|號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