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南加州参加教牧联祷会时,见海关执法局(ICE)正在附近执法,带走不少等待日聘的临时工人。不久前也收到纽约信徒的微信,说被通知去ICE办公室报到;随后他的护照被没收,并被戴上GPS追踪器。另外,一位教友被ICE拘留,很有可能已进入「加速遣返」程序。
ICE的执法行动,有意避开移民法庭漫长的听证司法程序,采取加速遣返行动。另外,川普政府愿意为无证移民支付$1,000元机票,并声称保留日后重新合法签证来美的资格,来实现自愿遣返(Self-Deportation)。川普政府软硬兼施,政策果效立竿见影,引起华人移民小区群体「心悸」!
AI与商业数据追踪每一步
与此同时,ICE加强了对无证移民的监控与拘捕方式,且在不公开的情况下进行。
1.GPS定位监控装置
ICE大规模使用GPS定位技术,包括脚环、智能手表及脸部识别程序,来追踪超过18.6万名「替代收容计划(Alternatives To Detention)」的移民,包括等候庇护面谈者、签证逾期但尚未离境者、被监控但未被拘留的移民。
2.脸部辨识技术
ICE可存取州政府车管局(DMV)相片库,并使用脸部辨识系统进行比对。「Smart LINK」应用程序则结合脸部识别功能,以便ICE随时掌握移民行踪并保持联络。
3.车牌辨识系统(LPR)
ICE购买商业供货商的车牌读取数据,透过高画质摄影机扫描车辆动向,即使在庇护城市内也能运作,规避地方政府的合作限制。
4.行动装置分析技术
ICE利用「Locate X」等工具,分析被查扣手机中的数据,如:定位纪录、应用程序及GPS历史路径。此类信息可协助ICE建立行动轨迹、确认聚集地点与社群关系。还有,今年5月7日正式生效的Real ID Regulations,加强行动监控。
突袭检查打击非法聘雇
ICE向企业发出I-9审查通知书,以查核其聘雇时所提供的证件是否符合规定。
2025年已发出超过5,200份审查通知。若违规聘雇无证移民,每名员工罚款介于548至21,916美元,情节重大或蓄意违法者,将面临刑事起诉。ICE针对涉嫌聘雇非法移民的企业进行现场突袭,当场拘留非法员工,甚至展开刑事诉讼。
另外,ICE透过多种管道,获取来自企业的移民信息,包括:保险公司的申报纪录;停车场与超商的监视器数据;手机应用程序的位置共享纪录;会员卡数据。这些非官方的数据来源,使ICE掌握移民动向,并能辨识社群连结与潜在网络。
ICE的这些行动引发了广泛的法律与人权辩论,目前已有数起案件针对脸部辨识、GPS追踪与无证据没收文件的合宪性展开挑战。
认识基本宪法与人权保障
然而无论身分如何,每个人在美国境内皆依法享有基本的宪法与人权保障。
首先,移民应牢记「沉默权」。根据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任何人有权在未有律师陪同下,拒绝回答ICE关于身分的问题。其次,上门拘捕或搜查时,必须有法官签发的逮捕或搜查令;ICE自行开具的行政文件不具强制性。此外,除非清楚理解文件内容并在律师建议下,切勿随意签署任何ICE提供的文件,以免不慎放弃听证或庇护申请的权利。若情况允许,可记下执法人员的姓名、徽章号、车牌与执法行为,以备日后使用。
移民还应熟知《移民与国籍法》第208条,即便无证,也有权提出庇护申请。即使在快速递解程序中,仍有获得「可信恐惧(Credible Fear)」面谈的权利。针对长期拘留问题,美国最高法院在Zadvydas v. Davis案中裁定,无法遣返者不得被无限期拘禁。
此外,也应事先建立应急计划,准备家属联络方式与法律资源,以便应对突发拘留。最后,透过小区组织、非营利法律机构与教会网络寻求支持,不仅可获得法律协助,更能凝聚力量保护彼此。坚守「知法、用法、守法」的原则,是每位移民自保与争取权益的关键途径。
对来到美国的基督徒走线客来说,这一切不稳定的因素和严峻处境,也将成为您信仰生命的考验。在困境中若仍然坚持信仰,相信上帝会垂听我们的祷告,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平安度日。
ICE高科技监控与遣返网络|陈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