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美國社會普遍認為華人移民社群是最守法、最勤勞、最安靜的一群人。從紐約法拉盛到舊金山唐人街,這些社區的形象往往與刻苦耐勞、重視家庭、保留文化傳統劃上等號;然而,在光鮮表象之下,卻潛藏着著一個被忽視多年的地下犯罪世界,透過語言隔閡、文化沉默,以及庇護城市政策的掩護,這些犯罪網絡得以長期隱身。
直到近一年,美國國土安全部(DHS)、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聯邦調查局(FBI)在川普政府第二任期的強力執法下,才揭露出龐大的黑幕:有部分中國移民涉及人口販運、勞工剝削、庇護與簽證詐欺、文件偽造、洗錢,甚至暴力犯罪。這些案件的曝光,不僅顛覆了外界對華人社區的既有印象,也提醒美國社會必須正視潛藏的安全風險。
庇護城市的庇護
紐約、波士頓、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這些知名的庇護城市成為犯罪滋生的背景。地方法規限制與聯邦移民單位的合作,使得無證中國移民得以在暗處活動,而不必擔心立即遭到驅逐。國土安全部發言人麥克勞林(Tricia McLaughlin)在2025年5月公開指出:「當波士頓與加州等地的庇護城市政客試圖阻撓ICE行動時,國土安全部將繼續逮捕犯罪的非法移民,並將他們驅逐出境。」這番強硬態度隨即反映在行動上:ICE自布法羅到洛杉磯的各地辦公室,接連展開高風險突擊,逮捕罪犯並拆解長期隱藏的犯罪網絡。
人口販運與偷渡
最令人震驚的是人口販運案件。2025年 3月,ICE在緬因州洛克蘭逮捕54歲中國籍男子陶天(音譯),他經營按摩院掩護的性交易場所,強迫多名女性從事性服務。陶雖持簽證入境,但逾期滯留並犯下嚴重罪行。ICE新英格蘭負責人明言:「新英格蘭絕不容許任何人剝削與販運弱勢群體。」同年7月,波士頓檢方揭發一個規模更大的跨國犯罪網絡。七名中國籍嫌犯因走私移民、沒收護照,並強迫他們在麻州多處民宅內栽種大麻而遭起訴。檢方形容,這些勞工被迫承擔高額債務,淪為非法種植場的勞力來源。美國檢察官直言:「此案揭開了一個龐大犯罪企業的黑幕,這個組織利用我們的移民制度與社區來牟利。」
簽證詐欺與文件偽造
另一個重點是移民詐欺。2024年8月,加州檢方起訴金東泉與盧怡敏兩名移民顧問,指控他們長期替中國客戶捏造庇護申請,收費每人至少5,000美元;他們甚至提供「範本故事」,要求客戶背誦虛構的迫害經歷以通過面談。倘若罪成,兩人將面臨十年徒刑及高額罰款。ICE強調,類似的簽證與庇護詐欺不僅損害制度公信力,也會受到嚴厲追究。
在紐約,過去亦多次破獲華人仲介販售假綠卡與簽證的網絡。執法人員指出,這類文件偽造是一項「國家安全威脅」,因為假證件能讓不法之徒躲避監管。
洗錢與金融犯罪
華人犯罪集團同樣深度介入毒品洗錢。2025年7月,司法部宣佈,「中國洗錢組織(CMLO)」數名成員認罪,他們在兩年間清洗超過9,200萬美元的販毒所得。主犯方恩華在不到兩年內監管至少9,000萬美元非法資金,利用空殼公司、虛假身分、加密貨幣轉換等手段,企圖掩蓋資金來源。方恩華等人最高可判20年徒刑,服刑後也將被驅逐出境。
在西雅圖與洛杉磯,類似的洗錢網絡亦被揭發,許多中國籍嫌犯與墨西哥販毒集團合作,形成跨國黑金同盟,將毒品販運所得成功「漂白」。
家暴與社區安全
除了大規模犯罪,家暴問題同樣令人關注。在庇護城市,地方警方往往不接受ICE的拘捕請求,導致施暴者出獄後重回社區;然而依據聯邦法律,家暴定罪足以令移民遭到驅逐。ICE多次重申,凡涉及家庭暴力、性侵或嚴重傷害的移民,無論身在庇護城市與否,都將被列為優先遣返對象。
大規模驅逐與問題規模
最明顯的行動出現在2025年6月3日。當天,ICE租用包機,將122名中國籍罪犯遣返回國,其中包括謀殺、強姦、人口走私、賄賂等嚴重罪犯。ICE強調:「美國將動用所有權力,驅逐那些破壞社區安全與法律完整性的人。」這只是系列行動之一。2024年底統計顯示,美國尚有近38,000名中國籍人士已收到最終遣返令,等待移送。美中兩國近期的合作,使這些遣返行動得以順利推進。
為何長期隱匿
這些犯罪之所以長期未曝光,原因有三:文化隔閡:語言與封閉社群,使外界難以察覺。
受害者沉默:許多非法移工擔心報復或遣返,不敢報案。
地方政治:庇護政策限制與聯邦合作,讓ICE缺乏切入點。直到近年的聯邦行動加上政治意志,這些黑幕才逐一揭開。
結論:庇護不應成為罪惡的庇護所
這些案件並非對整體華人社群的否定。大部分華人移民守法勤奮,對美國貢獻巨大;然而,部分人利用制度漏洞從事犯罪,卻因文化沉默與庇護政策而長期隱身,終於在ICE與聯邦調查的高壓行動下曝光。
今天,販運者在波士頓面臨審判;詐欺者在加州等待判決;洗錢犯在洛杉磯與西雅圖認罪;大批罪犯已被遣返回國。
結論清楚明白:庇護城市不應成為罪惡的庇護所。美國移民制度的完整性與社區安全,需要持續的警覺與執法,無論涉及何種國籍或城市。
ICE揭露中國移民在美國的犯罪網絡|陳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