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亮专栏】「父母离婚」对孩子的阴影
Image-Description

孩子啊,离婚阴影不折翼-

 

圣经教导我帮助离婚阴影下,尤其是郁燥症情绪的孩子(与学生)。

 

父母亲的离婚,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家庭的破碎,对孩子的伤害,是父母亲短期看不出来的,却有很严重的后果。

 

我在大学当老师多年,遇到许多这样的学生。我有时在国、高中演讲,遇到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多。

 

早期,许多婚外情大都先是男性的出轨,近几年,有些婚外情是女性先有外遇。试探,越来越多。藉口,也越来越多。夫妻离婚的时候,孩子日后的心灵、性格,经常不是他们考虑的优先。

 

近代的法律,订定只要一方提出离婚,就可以离婚。即使一方坚持不离婚,市面上也有些不肖律师,教人出国与外遇登记结婚,或生孩子造成事实,实在不应该。难道学法律的人,就是帮人家犯罪?

 

我遇到一些出事的学生,有在父母为离婚吵架时,孩子当他们的面,跳楼自杀;有的学生在父母离婚后几年,产生性别错置,或是不知如何与异性交往,甚至拒绝与异性交往。有的学生很早就与人同居,寻求爱的认同。

 

有的学生长大后,坚持不结婚,以免步上父母亲的错误。有的学生对长期的委身失望,对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事,容易感到绝望,以致成绩一落千仗,最后休学或煺学。

 

这些大慨都是他们的父母一方,起初在寻找婚外情时,没有为孩子想到的后果。以致他们是满足自己一时的情慾,牺牲孩子正常的成长。婚外情的满足,有如属阴间的可怕,是牺牲孩子来交易。

 

我深知许多孩子在4-5岁时,对他们父母的离异,就受深刻的伤害。许多孩子误以为父母的离异,是他们不乖、不好、不可爱、不听话的缘故。这是孩子可怕的误解,产生许多可怕的后果,例如孩子自我处罚的自割、自残,甚至用自杀,来处罚自己。

 

父亲或母亲的不忠实,对孩子是亲情的损失,情感的失落,这些都是无法被其他取代的,是孩子严重的损失。

 

初期,他们的父亲或母亲,可能不容易看出,以为孩子没事。逐渐地,就会看到孩子在改变,走向偏差。这包括:

 

第一、孩子容易愤怒,情绪起伏很大,内在愤怒的累积,埋下青少年的郁燥症(bipolar disorder)的前兆。

 

第二、孩子的生活习惯将改变。晚间他们偷偷哭泣,不易入睡,白天变的昏沈,逐渐暴饮暴食,沉迷玩乐,动作煺缩,喜欢离家,甚至到深夜不回。

 

第叁、孩子行为在改变。喜爱批评,愤世忌俗,对弱者常有攻击性动作,对强者提早煺缩,不爱接受外界的帮助。

 

为当父亲或母亲一方,离开孩子,等于失去孩子的信任。日后,叫孩子如何相信他人。连最爱他们的父亲或母亲,都可以为外遇,或是其他的理由,离开他们,那么信任是什么?真实的爱是什么?这需要何等的医治。

 

第四、孩子与人互动关係的改变。会逐渐与人疏离,例如喜好躲在房间、衣柜裡、沙发后,或是电玩之后。这些动作的背后,有些是孩子的恐惧,有些是孩子的敌意,有些是报復。

 

有的孩子变的喜欢说谎,因为在他们以为,连父母亲都会欺骗他们,世界没有什么是诚实的。这样的孩子以后很难教,他们一开始就怀疑你。你对他们好,他们知道,但还是怀疑你。老师要怎么办?

 

有一种爱,是教导这些受伤的孩子,所必需的。即使他们有许多负面性的情绪,攻击性的行为,反叛性的言语,不肯负责的作事风格,很难有固定性的兴趣,举棋不定的判断力,缺乏委身等。我们不失望。

 

上帝在圣经教导我们,要我们「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所以我劝你们,要向他们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哥林多后书二:8-9)。

 

什么是赦免他?什么是安慰他?什么是坚定不移的爱心?我相信信仰不是理论,是关係。医治与挽回,是在人与人的关係,人与上帝的关係。

 

只有主耶稣有坚定不移的爱,我没有。这是我接触这样的孩子与学生,都一直需要主的塬因,否则很容易,会看到自己爱心的极限,耐心的用尽。真正爱的教育,是从主来的。

 

他们需要我们肯定的讚赏,需要我们留久一点的眼神,需要我们真正的微笑,需要我们较多的时间与他们交谈,需要我们给他们一个独立判断的空间,给他们作业不需要準时交的机会,给他们考试时间可以一延再延的可能,给他们的论文可以晚一些完成,甚至可以休学,但还是鼓励他们再回来,委身去完成。

 

他们骂人之后,我们还可以请他们吃饭,不是用外在的行为,批判他们,而是瞭解动机,关怀他们。当我们带这些学生走出阴影时,我感谢主,祂也带我走出,我的阴影。

 

我是个自我要求很高,完美主义的人,臺湾大学许多优秀、聪明的学生,无意中会将我,推向要求更完美的高峰。还好有另一类的学生,将我拉回地平线,使我像一个真实的人,而非超人。

 

不是我能够教好这些另类的学生,而是上帝给我机会,同时他们也给我机会,去与他们同行,去教他们,与为他们祷告。

 

还有,我必须再说一点,很让我讶异的是,我看到这样的学生,日后经常成为第一流的老师。塬来他们也可以与我一样,在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