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无虚席!思想基督徒的文化使命与不同文化处境的宣教方法
Image-Description

今年的周联华牧师纪念讲座,座无虚席。

 

专题讲座—思想基督徒的文化使命

讲座邀请到任教国立台北大学多年,学术专长为思想史的叶仁昌老师分享「在21世纪的台湾谈基督徒的文化使命」。

 

以及现任温哥华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牧师、台湾神学院神学博士谢大立牧师。他是台湾少数同时横跨学术、宣教及牧养叁领域的传道人,由他分享「福音与文化对遇的处境反思:以马偕和梅监务在台宣教的经验为例」,看马偕和梅监务这两位忠信的福音使者,如何努力跨越宣讲者和聆听者之间巨大的文化鸿沟。

 

本次两场神学讲座,非常贴近基督徒平常思索的传福音与宣教内容,两位讲者也在分享中提出落实于生活中的方法,让在场听众专注聆听并记录笔记。

 

首先登场的叶仁昌老师,一开始就直指重心,提到现在世界每个人百无禁忌大鸣大放地谈论、宣扬自己的立场,基督徒很显然是其中一小群特殊的存在。

 

其实,基督徒的使命并不只聚焦在传讲福音,另一方面还有「文化使命」,正如圣经所述:「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人们是按照神的形象被造,更要做神重视的事情来荣耀祂,包括对社会公义的关注,以及对受压迫的人自由的关注,努力在职场上有好行为与成果,并且用柔和谦卑态度,与意见不同、信仰不同的人相处,进一步让他人认识神。

 

叶仁昌老师也分享歷史上许多具备文化使命的歷史见证者,包含神学家凯柏(Abraham Kuyper)、科学家牛顿(Isaac Newton)、政治家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文学家鲁益师(C.S Lewis)以及宣教士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等,透过他们的故事,让听众更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经营文化使命

 

下半场,谢大立牧师则带着听众,将画面转向马偕和梅监务(Campbell Naismith Moody)过去在台湾宣教的工作点滴。

 

谢牧师举了一个动人故事:

曾经,马偕问他的学生有没有读过上帝,学生说没有。马偕接着对他说:「孔子有讲:『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孟子讲:『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我来传的就是这个上帝。」

 

许多宣教士为了争取在地人民归信基督,深入了解在地已有的语言、文化、社会习俗、思想价值、宗教体系,异中求同找出沟通切入点,如此才能吸引人们,展开各种形式对话;然后再同中求异,进一步找到契机,让人们认识独一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