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雄发生女婴猝死案,当时保母被列为嫌疑人,遭到家属、网红及社会大众的挞伐,直到今年7月份,案子却180度翻转,经检方调查研判,疑似因女婴吸食到二手K他命毒烟,才出现副作用,导致跌倒造成脑伤。
但这两年来,饱受「公审压力」的保母与其家人始终无法安然入睡,生活受到重大打击,她在接受媒体採访时曾表示,能撑至真相到来,真的是奇蹟。
公审背后的心态为何?
究竟为何会有「公审」的现象发生?针对社会案件,公审背后的心态又是为何?中华基督教福音协进会秘书长夏昊霝牧师受访时,分析了以下四点塬因:
1.自以为义:在不完整的资讯下,凭着我们以为的来做评断,认为论断的结论是合理无比。
2.抒发心中的亏欠和遗憾:例如看到虐婴事件,心中有股难受的亏欠感,认为自己如果可以帮助,或者阻止这件事情就好,无能为力的情绪无法纾解,就替事情找个合理说法或责怪对象来抒发。
3.面对社会的不如意,试图参与「改变」:对于社会的不公义,又不敢或无法改变,採以公审方式带来一种改变的权利感。
4.让自己感觉好一点:认为在同样处境下,自己一定不会有相同反应,透过这样的评论、论断,认为自己是正直的、没有问题的,跟有问题的对方是「不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