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活动家兼聚焦家庭创始人詹姆斯逝世,享年89岁
Image-Description

詹姆斯·多布森(James Dobson),这位有影响力的保守派基督教治疗师、作家和广播节目主持人,也是“聚焦家庭”(Focus on the Family)组织的创始人逝世,享年89岁。

詹姆斯·多布森家庭研究所(Dr. James Dobson Family Institute)于周四上午宣布,道布森因疾病去世。他留下成婚64年的妻子雪莉(Shirley)、两名子女和两名孙子。

“多布森博士是一位先驱——一位信念坚定的人。他的言论塑造数代人对信仰、家庭和文化的看法,”詹姆斯·多布森家庭研究所公共政策资深副主席加里·鲍尔(Gary Bauer)在公告中说。

“他大胆的领导力、正直和仁慈,帮助了无数家庭在价值观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茁壮成长。他是一位导师、顾问,也是动荡时代中坚定为真理发声的人”。

许多人通过社交媒体表达哀悼之情,其中包括保守派畅销书作家兼电台主持人埃里克·梅塔克萨斯(Eric Metaxas)。他称多布森为英雄。

“认识詹姆斯·多布森博士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之一,”梅塔克萨斯在推特上写道。“他敢于将信仰带入公共领域,为上帝的旨意服务。他已跑完赛程——为上帝的荣耀!哈利路亚!愿我们都能效法他的脚步”。

克雷格·德罗奇(Craig DeRoche)是家庭政策联盟(Family Policy Allianc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该联盟是由多布森创立的保守派倡导组织,最初名为“聚焦家庭行动”(Focus on the Family Action)。他在一份声明中哀悼多布森。

“作为信仰、家庭和圣经价值观的倡导者,多布森博士留下无与伦比的传奇。他毕生的工作继续塑造着我们的国家,”德罗奇表示。

“他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倡导婚姻的神圣性、生命的神圣性以及父母权利的重要性,这些原则已融入我们的运动中”。

小詹姆斯·克莱顿·多布森(James Clayton Dobson Jr.)于1936年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市。1967年从南加州大学获得儿童发展专业博士学位。

根据其官方传记,多布森曾担任南加州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并在洛杉矶儿童医院儿童发展与医学遗传学分部任职。

多布森因其著作而闻名,其中他的第一本书《敢于管教》(Dare To Discipline)据称销量超过300万册。其他知名著作包括《躲猫猫》(Hide or Seek)、《妻子希望丈夫了解的关于女性的事》(What Wives Wish Their Husbands Knew About Women)、《爱必须坚强》(Love Must Be Tough)、《育儿不是胆小者的游戏》(Parenting Isn't For Cowards)、《处于危险中的儿童》(Children At Risk)、《当上帝似乎无意义时》(When God Doesn't Make Sense)、《边缘生活》(Life On The Edge)和《充满爱心的家》(Home With a Heart)。

1977年,多布森创立了“聚焦家庭”。这是一个著名的保守派基督教事工和倡导组织,以提供教育资源和基督教儿童娱乐内容而闻名。

多布森还成为广播界备受关注的人物,其定期播出的节目被北美及海外数千家广播电台转播。

在里根政府时期,多布森被任命为少年司法与犯罪预防办公室国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他担任税收改革公民咨询小组的联合主席,是美国陆军家庭计划的成员。他也参与了司法部长埃德温·米斯(Edwin Meese)的色情内容委员会、 失踪和受剥削儿童咨询委员会。他也是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奥蒂斯·鲍文(Otis Bowen)部长青少年怀孕预防小组的成员。

多布森在性道德问题上的社会保守观点,以及他在华盛顿特区广泛的政治倡导活动,招致进步组织的大量批评。

当极左翼活动组织南方贫困法律中心因其反对同性恋的立场,将“聚焦家庭”组织列入所谓极端组织名单时,多布森的言论被大量引用。

“多布森在共同创立、资助并推动现代反LGBTQ+和反堕胎运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核心的作用,”南方贫困法律中心指出。

“1981年,由极右翼宗教人物组成的强大秘密组织‘国家政策委员会’开始召开会议。核心成员包括多布森、拉什杜尼、法尔韦尔、托尼·珀金斯、贝弗利和蒂姆·拉海伊,以及菲利斯·施拉夫利”。

多布森领导“聚焦家庭”组织直至2010年。随后,他创立了詹姆斯·多布森家庭研究所,并继续主持一档全国性广播节目《Family Talk》。

去年7月,多布森联名致信拜登总统,指责这位三军统帅推行“不可逆转地损害国家”的政策。

“总统先生,支撑我们共和国的道德和宪法框架,因您不负责任且不符合美国精神的政策而面临崩溃,”信中写道。

“我们敦促您和您的政府,认真考虑您极低的民意支持率和失败的政策,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