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銀行短信,提示有兩項相同的付費項目,懷疑是詐騙。我馬上登入銀行帳戶,果然發現了兩項不明來歷的收費。
就是因為這個警號,我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徹底查看以往的簽帳記錄,竟發現有兩個商戶,每月定期收取兩筆款項。由於數目不大,而且每月分兩次執行,加上商戶名稱與某大商戶相似,所以我一直不虞有詐。
好傢伙!我一向自詡謹慎,想不到竟「老貓燒鬚」!詐騙金額雖然不大,但已為時半年之久。想不到這大半年我竟默默助養了詐騙集團,真是豈有此理!我立刻與銀行防範詐騙的部門聯絡,舉報有關商戶。
《聖經》說得對:「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利米書》十七章9節)
像近期令人聞風喪膽的KK園詐騙集團,表面上是合法企業,以科技園區包裝,實際卻是從事人口販運和網絡詐騙的犯罪據點。犯罪集團在社交媒體、招聘網站刊登高薪工作,如「客服」、「打字員」、「遊戲代操」、「直播助手」、「線上博彩客服」等,誘騙受害人前往泰國、柬埔寨和緬甸等地。
受害人一旦出境,護照就會被沒收,然後被強迫從事詐騙工作,如「愛情詐騙」、「虛假投資」、「假貸款」、「假購物平台」等詐騙任務。若「績效不好」或不服從,就會被毒打、電擊,甚至賣到其他園區。受害人想離開,家人就要支付贖金,有些開價高達幾萬,甚至十幾萬美元;也有些受害人遭凌虐致死,無法逃出園區。
以往看到這些新聞,我都不以為然,覺得與自己無關。心想:「貪字得個貧」,只要不貪心,不以小博大,不點擊不明來歷的電郵,不接聽不認識的來電;再積極點,在網上簽帳設定限額,所有銀行交易隨即以短信或電郵通知,甚至啟動防詐識別雙重認證系統,這樣一定萬無一失吧!但事與願違,現今世代邪惡,騙徒手法層出不窮,令人防不勝防,就是足不出戶,也可能被騙清光。
那當如何是好呢?
其實,騙徒不外乎騙財騙色,只要不被利慾薰心,停一停,想一想,發現有懷疑、不安就跟身邊可信任的人分享,尋求第三者的意見。真的被騙,也不要感到羞恥,立即求助,一定有辦法解決。
回頭再說我的經歷,跟銀行核對所有交易後,銀行防詐騙部門立刻展開調查,除了退回涉及的款項,亦立即註銷舊信用卡,並重新發出新信用卡。後來,我發現該商戶一開始就鎖定在我的帳戶定期轉帳,即使換了新卡,仍繼續收費,於是我又再一次聯絡銀行,確保銀行將商戶列入黑名單。過程雖然繁瑣,但想到「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我便寧可多走一步,免除後患。
在此衷心奉勸讀者們要多留意自己的銀行帳戶,齊齊杜絕詐騙,讓騙徒無機可乘!
杜絕詐騙|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