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河是巴黎的母親河。
百年禁令

上個世紀以前,塞納河是巴黎市民游泳和休閒的重要場所。1900年巴黎首次舉辦奧運會時,就將游泳比賽項目,安排在塞納河中舉行。
隨着時代變遷,工業發展和城市擴張,塞納河的水質逐漸惡化,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特別在巴黎區段,居民住戶排泄的廢水和糞便,使塞納河變成一條骯髒的臭水溝。迫於無奈,巴黎市政府不得不在1923年頒佈禁令,禁止民眾在塞納河游泳。從此,親近母親河就成為巴黎人的一種奢望。
今年的7月5日,塞納河終於解除了這條「百年禁令」,讓市民恢復到百年前的自由和暢快,可以無憂無慮地下河游泳或戲水,母親河重回巴黎的懷抱。
泳民體驗

目前,這項利民措施開放三處指定游泳區,分別鄰近艾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和法國國家圖書館等,全部都是當地熱門景點。泳區每天允許1,000名泳客免費入場,開放時間直到8月31日為止。
河道泳區開放當日,許多市民及不少外國遊客,都早早來到河畔排隊等候,期望成為首批下水體驗的歷史見證者。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Anne Hidalgo),協同法國體育部長阿梅莉•烏代亞•卡斯特拉(Amélie Oudéa-Castéra),也興致勃勃地來到塞納河泳區視察,並親手裝入一瓶河水,向記者展示河水的品質。
從市民的反應可以窺見,巴黎市政府斥資14億歐元,歷時多年改造塞納河惡劣水質,讓市民能在炎熱夏天裡多一個納涼去處,確是深得民心的市政結果。其中一位女市民以法國人特有的浪漫語氣來形容她的體驗:「水很柔軟,也很溫暖,游泳時沒有什麽雜音,感覺非常舒服。」也有一對情侶在上岸後對着記者鏡頭大聲說:「你問水質如何?讓我們明天再來,你看我們會不會生病,皮膚會不會出狀況,就可以證明了。目前我們感覺很舒服。」
有位上了年紀的婦女在下河游泳後表示,在塞納河上游泳是她小時候聽祖輩描述過的事情,想不到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得到這種體驗,「真的是太棒了!」她還補充道,河水很乾淨,很清澈,除聞到一絲藻味之外,完全沒有異味。
歷史情懷
塞納河是法國第二長的河流,全長約780公里。發源於著名葡萄酒產區勃根地,一路蜿蜒曲折的流經巴黎、盧昂等法國重要城市,最後流入英吉利海峽。河流由於地勢平坦,流速緩慢,河水的自我清潔能力並不高,加上還要負擔法國三分之一工、農產業總量,四分之一總人口居住量的用水與排水需求,這位先天體質本就不算太好的「母親」,因不堪重負,變成水質惡劣和細菌超標的污染河。
對於失去這樣一個游泳與休閒好去處,巴黎居民耿耿於懷。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就大興土木,建立獨立下水道系統,不斷更新污水處理技術。近半世紀以來,巴黎市政府更將整治塞納河作為市政建設的重點項目。儘管,1988年的巴黎市長曾誇口三年內下河游泳的豪言壯語未能實現,但事實上過去30年以來,各方各界的努力已使塞納河的水質發生根本改善。有了前人這一系列持之以恆的改良工程,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才得以再次將游泳比賽安排在塞納河上。
正面影響
7月開放塞納河游泳,無疑是巴黎最受矚目的夏季活動之一,其對外的積極影響力還遠不僅如此,對帶動歐洲其它國家環保治理,更是起到促進和鼓舞作用。
德國民眾藉此機會,發起游泳示威活動,呼籲政府加速治理施普雷河,讓當地河流早日回歸市民生活。挪威奧斯陸、丹麥哥本哈根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早已完成污水治理,成為戶外游泳理想城市,每年吸引600萬遊客前往游泳觀光。因巴黎的開放河道游泳活動,不少打算去荷蘭旅行的遊客,已將每年9月舉辦的「阿姆斯特丹城市游泳賽」,寫入觀光計劃表。
由此可見,塞納河開放游泳事件,並非簡單地增加公共體育與休閒場所問題,其充滿喜樂的內涵,折射出上帝所創造人類居所環境的基本條件和要求。誠如《聖經》所言:「這河水所到之處,凡滋生的動物都必生活,並且因這流來的水必有極多的魚,海水也變甜了。這河水所到之處,百物都必生活。」(《以西結書》四十七章9節)
塞納河上活水流|石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