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苦难?
Image-Description

约翰·派博牧师对乔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一篇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迅速散播的帖子进行反击。该帖子称人生的目的是找到意义而不是幸福。派博以他的“基督徒享乐主义”神学坚持认为,即使在苦难中,信徒也要通过在神里面找到真正的喜乐来荣耀神。

2024年11月12日,加拿大心理学家彼得森在X上发表了一篇博得210万次浏览和3.1万次点赞的文章。他写道:“人生就是苦难。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在苦难中找到支撑自己的东西”。

有读者请派博分享他对这一观点的看法。《渴慕神》的创始人派博在回复读者时,承认彼得森信息中的一个核心真理:追逐肤浅的、一时的快乐是徒劳的。

在他最近一期的 “问约翰牧师 ”播客中,派博说,“彼得森的论点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正确的。当追求幸福作为目的时,幸福的体验是短暂的、肤浅的、不可预测的和冲动的”。

他也同意,人生的确应该“意义深远”,而不是为了追求空虚的享乐。“我希望人们拥有意义深远的生活。所以,阿门,是的,”派博指出。

不过,在幸福在人生目标中的作用问题上,这位《不要浪费生命》(Don't Waste Your Life)的作者与彼得森的观点有所不同。以传授 “基督教享乐主义 ”哲学而闻名的派博强调,幸福的概念不应被抛弃,而应得到救赎。

与彼得森放弃将“幸福”作为人生目标的做法相反,派博认为,植根于上帝的、真正的、深层次的幸福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这位来自明尼苏达州的牧师告诫说,如果脱离了上帝,即使是“意义”也会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

他说:“我一直在追求一种与乔丹·彼得森不同的方向。我希望把人们从追求短暂的、不可预测的、冲动的、肤浅的、(我要补充的是)亵渎上帝的、削弱基督的、无视圣经的、破坏性的幸福中,拯救出来。”

根据圣经的教导,派博提出了五个要点,解释为什么在上帝里面的喜乐是创造和基督徒生活的核心。首先,派博说,上帝创造世界是为了显祂出的荣耀。

他解释说:“创造是上帝作为上帝的盛情的流露。这意味着宇宙的存在是为了展示上帝的伟大、美丽和价值。”

他说:“你可以说,创造是上帝作为上帝、作为伟大、美丽、有价值、至高无上的上帝的喜悦之情的流露——以至于祂要将祂的荣耀公之于众并传达开来。”

其次,人类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创世纪1:27),旨在反映上帝的荣耀。派博补充道: “这就是形象存在的目的——反映出形象的实体。”

第三,派博谈到了罪与苦难的现实,强调没有人能够完美地实现上帝的旨意。事实上,人类已经背弃了上帝,成为了“上帝的敌人”。

第四,派博强调,在神里面“无比快乐”是尊崇神的关键。这是他的基督徒享乐主义观点的核心原则。这位牧师在2015年的一篇文章中将这个词定义为:“当我们在神里面得到最大满足时,神在我们里面就得到了最大的荣耀。”

他说:“在神里面无比快乐是荣耀神和显示神至高无上的价值的关键。在我们受苦的时候尤其如此。”

他说,当信徒在试炼中继续以神为乐时,就表明神比健康、舒适或任何属世的利益都更宝贵。派博解释说:“如果我们能在苦难中保持对上帝深深的、不动摇的喜乐,我们就会让上帝看来的确是如此地宝贵的存在。”

最后,派博指出,如果当上帝的创造物在他里面得到满足时,上帝就得到了最大的荣耀。那么追求在上帝里面的喜乐就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命令。

他说:“幸福、喜乐、快乐——对于基督徒来说,这些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圣经反复指示信徒要“靠主喜乐”和“常在主里喜乐”。

“正如诗人所说,‘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篇 16:11),”他总结道。“在上帝里享受喜乐并不是什么更伟大之举的副产品。它是人类的本质,也是敬拜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