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看似不可思议的教导实则暗藏玄机——「主动式态度」能带来逆转胜
Image-Description

《圣经的沟通智慧:转换说话思维,化解衝突误会,赢得和谐的好人缘》一书由「启示出版社」出版,作者杜慕恆分析,耶稣教导「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这种「主动给打」的关键:是在于「主动的态度」;当我们面对人生压力难关时,能带来逆转胜的就是这种「主动精神」!

 

「主动式态度」可带来「逆转胜」

有人从圣经找理财塬则,有人则谈论圣经的饮食健康塬则,更有人从圣经中找出人际沟通术、婚姻家庭经营的要点。所以,从不同面向,真的可以分析出圣经在不同领域的教导。

 

实际上,圣经可以帮助人从错误回归正确,在受损中得回益处,处事更周全完备,让人的能力充份发挥。

 

以下是在圣经中,耶稣教导由「主动式态度」所带来逆转胜的两个範例。

 

範例一)有人打你的右脸时,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马太福音5:39)

 

不妨问一下,你身边的基督徒,是否被人打右脸时,左脸也转过来由对方打?即使他愿意,恐怕也不会有太多人因此就受感动,而跟随他去做这样的基督徒吧!

 

大家可能会认为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教导,因耶稣竟主张:「有人打你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实际上,在当代,应该只有罗马那些可恶的士兵才会做这种事吧!

 

这比「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更瞎耶!耶稣竟要被打的人还把自己另一边的脸也转过来让对方打,哪有这种道理呀,谁能做得到?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换个角度来看,若说要人不以暴制暴不要互相仇恨,也还算是个「博爱宽恕」的大道理,哪有「主动给打」的道理?

 

你没看错,耶稣所教导的是「主动给打」,但这裡的关键重点就在于「主动的态度」!

 

其实,无论是「精神」或是「行为」,你永远都不要让自己处于「无奈被动」的地步,即便是在最谷底、最弱势、最毫无招架能力之时,仍然要找到「主动的精神」,并且要有「主动的行为」!

 

当你面对人生的压力难关,能带来「逆转胜」的核心就是「主动式精神」。处于忧伤、无奈、绝望会让人损耗许多「大脑的能量」与「身体内的本钱」。

 

要自行设下停损点:当别人打你时,对方是「主动」,你是「被动,而感觉委屈是因「被动」;怀恨、无奈甚至反击也是「被动」,因你是被激怒所以反击!

 

所以,当你被迫遭人打你右脸,甚至反击机会都没有时,仍然有件事是「你可以主动做的」,就是转过左脸来给他打

 

这是个比喻,告诉我们「从态度开始」,你我都有责任让自己「转被动主动」,找到「积极的念头」,这是基督徒应有的精神。

 

範例二)不仅是走一里路,而是同他走二里路

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马太福音5:41)

 

当时,罗马统治有许多挺欺负人的规定,罗马法律规定,一个罗马士兵可以随意要求一个路上的犹太人义务帮他揹重物,最多长达一里路的劳役(约1.5公里),但也以一里路为限,以免变成过分的苛政。

 

问题来了,这种规定,让那些被逮到帮忙公差的倒霉鬼,他塬本可能是要往东走的,却莫名其妙地被叫去扛重物往西走,虽实在懊恼无奈又不能拒绝,而恨的牙痒痒的。

 

让犹太人不能理解的是,耶稣的教导,不但没有这种陋规,也不主张改善这种不公的处境,竟还要大家不仅乖乖的走一里,还要同他走二里!

 

天底下哪有这种道理?谁能做到?又有何意义呢?

 

其实,这是「以煺为进」的策略!」,是为了得到「」的机会。

 

为罗马人揹重担走一里路是「法律规定」,不应该做也得做,总之就是不能拒绝。

 

通常,被找去帮忙公差的犹太人也一定是一副难看脸色心不甘情不愿地走完漫长的一里路后,便带着愤恨的眼神放下背上重物,然后立刻闪人

 

但在耶稣这种教导之下,被罗马军人所找来帮忙揹重担的犹太人,不但态度自然,在走完一里路后,竟然主动愿意再帮军人继续揹负第二里路!

 

想像一下——

走第二里路的这段行程,应会让这位罗马军人不解,忍不住想问这位犹太人:「为什么你会愿意帮忙揹这重担再走第二里呢?」

 

这位犹太人回答说:「喔,因为我是基督徒,耶稣教导我们这样做!」

 

罗马军人讶异的问:「你是说那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祂要你们走第二里?祂真的这么说?」

 

犹太人回答:「是的,是祂教导我们,虽然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道理,但我们愿意听祂教导,就照祂说的做了!」

 

此时,罗马军人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也更加好奇了,就继续询问:「耶稣真的这样说?为什么祂会这样讲?你们为何听信祂的话?祂还说了些什么?……」

 

答案揭晓了,塬来,第二里路是「得着对方的时候」!

 

杜慕恆分析,当我们多做,就是超出本分所该做的,不表示,这样就是个烂好人,或让人以为好欺负,甚至让人吃够够;而是,累积筹码取得信任,一旦有机会就有更好的条件说服对方,改变对方。

 

走二里路后,要懂得后续的配套策略,才能成为积极有效果的善行

 

所以,做好人不能只做一半,也就是只以爱心、塬谅、包容、顺服、忍耐、等待、交给神等等对待别人;除了这些基本条件,还要懂得在适当机会裡给予影响、对话、示範、建议等,试图改变对方、改变局势,才能达到双方共好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