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导+网路发酵
促使两代关係撕裂
松竹国小校长黄永昆,就教学现场经验分享,近叁年,因防疫开始线上教学课程,国小孩子们因而有较多机会接触手机、平板,这时,网路的各种价值观,特别是提倡「自我」的观念,逐渐影响学生们。
他认为,某部分可能是因这塬因,使孩子们勇于在网路发声。当个人不满意,就会抗议、写负评,而且俗语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相较正面的声音,负面表达更容易被分享、聚集网路声量。
面对白饭事件,不同立场的网友们铺天盖地评论,「基督教贵格会中心教会」主任牧师廖金河观察到,现今和自己大学时期的「大环境」截然不同,因此建议,不凭片面文字、或少数人的见解以偏概全。
具法律专业的廖金河,以「叁个角度」剖析白饭事件:
就「消费者」角度而言,学生们因店家回应而留负评,具表意的自由,分享身为消费者的感受和回应,无可厚非。
就「店家」而言,有合理地表达其立场、并道歉;廖金河表示,若是自己遇到类似的事,是可以接受的,不会选择去网路留负评,或许,这是年轻一代与自己这代的不同。而,他给予年轻世代尊重和表达的自由。
最后,他指出,因「媒体」的炒作,众多网友肉搜学生的学校、电话骚扰热炒店老闆,还有不少未曾到店的网友留下负面言论,影响热炒店商誉和生意,引发「白饭之乱」,演变至今,促成世代关係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