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督信仰的观点来看,上帝所造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
每个人的高矮胖瘦都不同,有人很会念书,也有人擅长烹饪、绘画、歌唱、带领活动,不论专长为何,都是宝贵特质,也都被神视作珍宝。
「梨子祝福学堂」邀请台中惠文高中名师蔡淇华分享,如何看待孩子的独特,以个别化引导和教育方法,成为孩子发光路上的最好支持!
教育变革与带来的压力
10日午后,数百位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们,齐聚在大毅幸福馆,聆听惠文高中图书馆主任—蔡淇华老师,分享「高品质的亲子对话─陪不一样的孩子,走向不一样的成功。」
长年来,台湾教育体制订有「五育」(德智体群美),然受教过程中,实际上受到重视的只有「智育」一项,对于孩子的品德、体育、美术,甚至是情绪智商方面,相对不受重视。
为落实「重视全科教育」的理念,自1990年起,台湾推动一连串教育改革措施,在法令、师资、课程、教学、教科书等多方面作出调整,最新施行的为「12年国教课纲」,也被称为「108课纲」,强调过去是着重学生学习「知识」与「能力」,现今再加入「态度」,着重「素养」的培育。
依照教育部国民及学前教育署网页的说明,素养代表着「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和面对未来挑战,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希望孩子在学习时,有更自主的行动、与他人和环境更多互动沟通,以此学习处理社会的多元性与合作,及人际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