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前后忧郁易怒?当心「选举症候群」上身,基督徒医师提5招缓解
Image-Description

什么是选举症候群?

杨聪才诊所院长杨聪财医师受访分享,选举症候群(post-election distress symptoms)非官方医学诊断,而是社会科学、政治学上的术语,为一种集合症状,与选举带给人们的压力直接相关。

 

人们可能因选前出现铺天盖地的资讯、过度关注选情,或选后,所支持的候选人选举结果不理想,而出现:头痛、悲伤、担忧、沮丧、易怒、高血压、食慾不振、睡眠障碍、消化问题等状况。

 

他指出,若民众出现上述状况持续2週以上,建议就医寻求专业协助,以免影响日常生活。

 

杨聪财分享近期的案例,一位姊妹前来就诊,深入询问后发现,该姊妹不仅密切关注选举新闻,也会出席特定候选人的造势活动,而因选战火热,她所支持的候选人有一阵子处于劣势,该姊妹也认为唯有该名候选人当选,国家跟下一代才有前景,因而产生上述的生理及心理状况。

 

所幸经由家人的提醒与鼓励,该姊妹愿意寻求医学帮助。

 

杨聪财说:「选举是一时的,若因此赔上身体健康,不值得!」他也藉此案例,提出缓解症状的建议。

 

5招缓解方式,远离选举症候群

 1)能吃

叁餐定时、定量,多喝水帮助代谢,维持均衡营养有助心理健康。

 

2)能睡

前述案例中,自从姊妹尽力在晚上11时入睡、清晨6时起床,拥有良好的睡眠品质后,情绪就变得比较稳定。

 

3)能动

养成运动习惯或至户外散心、吸收芬多精,会让人感到幸福、愉悦,并缓解焦虑。

 

4)能笑

每天让自己笑出声音达5分鐘以上,也能试着在镜子前咬着一支笔,让自己「展露笑容至少15分鐘」,将有助大脑分泌脑内啡。

 

5)看文字新闻

有选举症候群症状的民众,较难被要求完全不看新闻,此时,建议可以选择阅读文字新闻为主,例如:报纸、网路文字新闻,或在一天中固定某一时段看新闻,以减少情绪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