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靠拳頭維護尊嚴,神學院師「一句話」使他潰堤 牧會體悟愛的真諦
Image-Description

成長過程曾為了維持尊嚴,打架打到「內行」的潘智豪,自認不是個「溫和良善」的人,還曾苦惱:該如何當個「好牧師」?

 

透過牧會過程,上帝讓他服事各式各樣的弱勢家庭,也曾遇趕鬼的衝擊場面,慢慢地,他體悟到「愛的真諦」——真正的「神蹟奇事」不是超自然的表向,而是生命的改變無條件的愛

潘智豪牧師於今(2023)年2月,甫接任「更生團契高雄區會」主任牧師,正值44歲的他,「接地氣」的直率言談,和孔武有力的體型,不禁令人第一眼感覺:上帝為祂的禾場,預備「合適」的僕人來承接!

 

然,回顧這段「預備過程」,對當事人而言是如此漫長,且充滿了火的試煉;可如今回頭看,一路上滴滿了恩典脂油

 

弱勢家庭小孩,選擇以拳頭保護自己

潘智豪從小家住台北天母,眾所周知,此處被視為全台最富裕的地段之一,但因父親早年離家等因素,其家境並不優渥,住在破舊房子、承受過周遭許多不友善的眼光。

 

「窮小孩有的只有『拳頭』,」潘智豪回憶年少時景況,高中曾有不良少年取笑姐姐,他便於課堂上假借如廁名義,離開教室後,進入該少年班級「教訓」對方,演變成一場混戰。

 

由於常與人產生肢體衝突、打架打到「內行」,潘智豪成為教官重點管束對象,更曾因此進入警局,也染上菸酒癮。

 

後來母親生病,家中面臨一次次打擊,拜過各種宗教仍無法感到平安。潘智豪於20歲出頭時,有天在身為基督徒的阿嬤提議下,開始試著去教會,在當中感受到「愛」,過了一段日子,便受洗歸入主名

 

但那時,他只將星期五晚上到星期日下午「分別為聖」,跟著牧師和弟兄姊妹一起活動,平時週間依然「什麼壞事都做」。

 

靈命狀態起起伏伏,菸酒癮三不五時會「回來」,所幸,教會家人們對他很是接納。在如此健康的信仰環境中,他也耳濡目染,生命朝著正向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