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纽约邮报》2024年10月的一篇文章报道,一项针对Z世代雇主的行业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美国公司对其Z世代员工感到不满,而其中有六成公司在一年内解雇了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这些雇主最大的投诉是年轻员工准备不足、不愿意完成一整天的工作、态度散漫、经常迟到、不善沟通。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都有「面试焦虑」,包括害怕接潜在雇主的电话,很忧虑要进行亲身面试,他们有些甚至会在面试时带父母同行,作为精神上的支持。
沉迷数码世界
今日的家庭和学校较少教导Z世代年轻人坚韧、毅力的重要,现代社会普遍对孩子都给予保护性的照顾,甚至不需要他们太早负责任。孩子须时刻在父母的视线范围内,或经常受到电子装置追踪。久而久之,这些装置令孩子沉迷于数码世界之中,对现实世界敬而远之。他们不再想以说话或见面的方式与人沟通,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互动。有鉴以前的年代太着重旧式、军训的教育模式,现代的家长、学校等便选择较开放、呵护与鼓励性的方法。但当这种方法变得矫枉过正时,难免会为年轻人营造了一个不是现实的世界。真实的社会与人生必然存在成功与失败。但如果你在年轻时不学会如何应对失败,当你在成年遇到打击时,当然所反应的便会像世界末日一样。
信诺集团的一份报告将Z世代称为「当今最孤独、最缺乏韧性的群体」。近几十年兴起的「安全主义」文化,减少了儿童自由玩耍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Z世代的观念会深受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影响和熏陶,即使是基督教家庭长大的孩子,也很容易陷入诱惑,远离了健康的身、心、灵生活模式,和以基督为中心的追求。例如,我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多,便越被社交媒体所定义的「自主」、「型格」、「Z世代冷漠疏离」所感染。遇到挫折时,我会忧伤、逃避,躲在网络世界里寻求安慰和出路,以至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就是与创造我们的上帝建立关系。
抬头仰望上帝
《圣经‧诗篇》第三篇是戴维逃避他儿子押沙龙叛变追杀的时候作的诗,当时他面对人生极大的挫折,家庭矛盾和冲突达到了顶点。有趣的是,戴维的哀歌只出现于首两节:「耶和华啊,我的敌人何其加增;有许多人起来攻击我。有许多人议论我说:他得不着上帝的帮助。(细拉)」第3节「但祢耶和华是我四围的盾牌,是我的荣耀,又是叫我抬起头来的。」,他的观点有了明显的转变。在第2节和第3节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也许与第二节结尾的一个词有关,就是「细拉(Selah)」。细拉表示文本中的停顿,是古希伯来文的词汇,在《诗篇》出现时表示在歌唱或演奏中稍作停顿、默想。被追逼的戴维境遇没有任何改变,但当他攀登西乃山时,或许会停下来抬头仰望。他想起上帝的信实和应许,新的视角给了他希望。敌人的攻击不止在肉体上,更在言语上打击他的信心。然而,戴维向上帝祷告,不为自己伸冤、不疾呼反撃敌人,而是用自己的声音求告耶和华上帝,定睛在耶和华的荣耀和平安之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心态转变,从被害的失败者角色,戴维转而认定得胜的耶和华,心里充满盼望,甚至能安然躺下睡觉,醒来后迎向新的旅途。
有人称《诗篇》第三篇为「晨祷诗」,因为里面包含着每天更新我们的鼓励。当我们每天醒来,第一件事不要忘记赞美上帝,祂在整夜扶持保守我们。无论我们是什么世代的人,与其低头向生活的压力认输,或只埋头于网络世界中寻找虚拟的安慰,不如让上帝抬起我们的头,将视角高举,看到生命中重要的事,甚至远远超越人生的困惑、风暴、苦差、忧虑、侮辱或不公。
叫我抬起头的上帝|贝琳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