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容珍采访报导】台积电近期爆发的九名员工涉嫌窃取2奈米制程机密案,如同投下震撼弹,震动了国内外半导体界。其中三名工程师已被依《国安法》声请羁押禁见,据传机密流向日本的东京威力科创(TEL)公司,该公司已经解雇涉案员工。由于此案牵涉到台湾「护国神山」,以及全球半导体业界瞩目的二奈米技术,不仅关乎台湾的产业核心技术,也让大众重新审视企业经营中,员工伦理与道德操守的深层问题。
这类商业机密外泄并非个案。近年来,从锂电池大厂遭内部员工窃取营业秘密,损失高达20亿元,到电动车公司主管、电子公司前副总因被中资挖角而涉案,都显示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员工道德底线正面临严峻考验。由于泄密过程隐密,受害公司难以取得直接证据,加上多数企业不愿公开商业机密,这类事件屡见不鲜。
窃取商业机密事件屡见不鲜
曾任美国杜邦亚太市场营销与技术总监,现于东海大学EMBA总裁班任教的张平康教授指出,窃取商业机密事件在企业中屡见不鲜。他认为,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有些人为了让公司快速提升竞争力,或为了快速致富,尤其在经济压力日渐增大的情况下,就可能不择手段,选择走上快捷方式。
张教授强调,一个企业是否正派经营,只有在面临危机或困难时才能真正检视出来。顺境时,企业的核心价值或许理所当然,但一旦遭遇挫折,才能清楚分辨出哪些人真正坚守着企业的道德底线。
台积电的员工多半是顶尖大学毕业,能力优秀、智商过人,这次涉案的工程师同样来自名校。这让我们反思,教育的重点不应仅是培养学术能力,更在于形塑一个人的价值观。他认为,学校是否提供了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求学阶段就能接触并思考企业伦理问题,并在面临道德两难时,具备做出正确抉择的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
能力优秀也需要必修伦理教育
张教授回忆,他在新竹居住多年,认识许多从顶尖大学毕业的人,但更让他佩服的是,其中一些人坚守着他们的基督信仰,让他们在企业中重视伦理、品格,并能坚守信仰所带来的核心价值。他相信,一个人的信仰与道德基础,对其在职场上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基于这些观察,张教授在2013年回台湾后,便向当时的中华大学刘维基校长提议,将企业伦理课列为必修。当时校长欣然同意,并开设了品格教育与企业伦理课程。张教授指出,在美国,许多顶尖大学如哈佛和史丹佛,都已将企业伦理课程纳入管理学院的必修课。这主要是因为2001年美国安隆事件等一连串企业丑闻,让外界批评学校的MBA课程只教人赚钱,却忽略了道德教育。这促使美国大学重新审视商学教育,排名前50的管理学院都为加强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职业操守而设立了伦理为必修课。对比之下,台湾大部分大学仍将企业伦理列为选修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企业价值从口号到落实行动
张平康教授以他在美商杜邦的任职经验,具体阐述企业核心价值如何从口号变成实际行动。杜邦是一家超过200年的公司,其能够永续经营至今,关键在于公司上下始终坚守其核心价值:安全、健康、环保、对人性的尊重以及高道德标准。他强调,杜邦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挂在嘴边,而是每天都在工作上落实,成为员工做所有决策时的判断依据。
他说,杜邦内部有大量的培训,且不同部门的人会经常考察员工是否真正做到这些核心价值。因此,企业核心价值不仅是公司营运的一部分,更成为了员工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机制使得企业伦理与品格教育得以真正落地。
张教授举了一个简单却深刻的例子:杜邦的核心价值之一「安全」。由于公司过去以制造炸药起家,曾因工厂意外导致公司几乎倒闭,因此「安全」被特别强调并延续了200多年。他印象最深的是,无论是客户或朋友来访,他们被告知的第一件事永远是逃生路线。当因公出差时,甚至会有指定的旅馆,因为这些旅馆都经过公司专人检查,确认其安全设施和逃生路线都符合杜邦的严格标准,才会签约。这种训练甚至影响了他,即使离开公司多年,他现在每到一间旅馆,仍会习惯性地先寻找附近的逃生门。
关键是领导者的推动和实践
张教授坦言,落实企业核心价值绝非易事,其关键在于领导者必须自上而下地推动与实践。如果企业领导人只关注赚钱与获利,这些核心价值的重要性就会被忽略,长此以往,企业内部便可能出现问题。相反地,如果领导者即使面对经济压力,仍能坚守核心价值,并对员工与客户负责、给予照顾,最终将能获得长远的信任与成长。可惜现在的杜邦因一些外来的CEO比较关心在华尔街的表现,也失去了一些本色!
他也分享一个案例:一位空降到某公司的基督徒总经理,发现一位资深的销售经理与外部经销商勾结,进行利益输送,甚至在外另开公司,以低价出售公司产品,严重违反公司原则。尽管这位销售经理与许多客户关系良好、业绩斐然,老板起初犹豫不决,担心经理的离职会影响公司营收。然而,这位总经理坚定地向老板告发,并主张若公司纵容这种行为,只会让少数人获利,对公司长期损失更大。最终,公司决定请这位经理走路,而事实证明,这位经理离开后公司的获利反而更好。这个案例,再次印证:即使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也要坚持正确的原则。
监控防不胜防 内部伦理教育应重视
在高科技产业,竞争激烈与频繁挖角使得技术窃取防不胜防。张教授提到,他任职的杜邦公司十多年前就曾装设一套软件,能透过技术监控侦测到员工计算机上的异常数据存取行为,发出警报,并且告知所有员工这项功能,发挥一些阻赫的作用。他认为,台积电这次的机密外泄案,幸好公司有监控机制能及早发现异常,但这也说明,即使技术再先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公司对于内部的伦理训练和心理教育仍然至关重要。
他分享自己在杜邦担任主管时,由于所有同事都落实企业核心价值,对他充满信任。许多同事会主动告知他,有竞争对手试图接触他们,探听公司研发的产品,甚至提供好处进行利益交换或贿赂。他认为,主管不仅要以身作则,也训练下属。他会主动分享自己作为基督徒,对人生真正追求的看法,强调家庭和人生的意义比事业成功或金钱更重要。这种坦诚的分享,不仅增进了团队的凝聚力,也帮助下属学习如何抵挡各种诱惑和试探。
针对台积电泄密工程师准时上下班、炫耀「不缺钱」引发的讨论,张教授指出,如果企业文化将加班视为常态,那么准时上下班反而容易引起怀疑,这是企业需要检讨的地方。他认为,任何企业文化或生态,若出现「不加班就被认为不努力」的观念,都是不健康的。企业在要求员工付出时,也应关照他们的生活、家庭等各个层面,否则员工最终可能要以健康为代价。
培养以诚信为本的仆人领导
最重要的是,企业核心价值的落实,不该只是口号,而是要成为员工日常生活的实际行动。他提到,自己曾与一些基督徒老师在大陆顶尖大学开设一门名为「成功之道」的选修课,核心理念是「培养以诚信为本的仆人领导」。
他说,这门课因为其内涵与一般认知中的「成功」大相径庭,受到了大陆顶尖学生的热烈欢迎,甚至成为「秒杀」的热门课程。许多学生在课后会与他们深入讨论。这也显示出,无论在哪个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诚信与品格教育的渴求是普遍存在的。现今,张教授也持续与一个基督教机构(得胜者教育协会)合作,在台湾的大学教授品格教育,希望能从根本上为社会培养有道德、有品格的下一代企业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