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圣诞节,纽约市的广播城(Radio City),都会上演精彩绝伦的综艺歌舞剧《缤纷圣诞节(Christmas Spectacular)》。剧情的最后一幕,总是耶稣基督降生在马槽里的《圣景》。出现在舞台上的,除了约瑟、马里亚、婴孩耶稣、牧羊人、衣饰华丽的三皇,还有骆驼、牛羊等动物明星。布景及灯光的效果,让舞台上呈现出庄严肃穆,却又宁谧温馨的景象。旁边的大屏幕,出现了以下的描述:
- 祂出生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
- 是个农村妇女的儿子?
- 祂从来没有写过一本书,
- 祂从来没有担任过公职,
- 祂从来没有上过大学,
- 祂从来没有去过大城市?
- 祂只有三十三岁?
- 祂被钉在两个强盗之间的十字架上?
- 祂死后,被安葬在借来的坟墓里?
- 二十个世纪过去了,
- 耶稣是人类的中心人物,
- 祂是人类进步的领导者。
- 古往今来的军队、议会、君王,
- 通通加在一起,
- 都比不上耶稣基督对人类的影响!
文化艺术的主角
事实的确如此。耶稣基督对人类的影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文化艺术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祂没有画过一幅图画,没有谱过一首歌曲,没有写过一本书籍,但却成了很多文艺创作的主要题材。纪念祂降生的圣诞节,更是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出现。《麦田里的守望者》、《呼啸山庄》、《简·爱》、《乱世佳人》、《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真是不胜枚举。
笔者要介绍的,是鲜为人知的圣诞作品,纪实小说鼻祖楚门‧卡波特(Truman G. Capote)的中篇小说《圣诞节的回忆》;另外是赛珍珠(Pearl S. Buck)的短篇小说《圣诞节的清晨》。
《圣诞节的回忆》
卡波特于1924年在新奥尔良出生,因父母离异,出生不久,便被寄养在阿尔巴马州的亲戚家中。《圣诞节的回忆》,是他童年时发生的真实故事。小说的主人翁,是7岁时的卡波特,另外是一位「娇小灵活,像只矮脚母鸡」、「从我记事时开始,就和她生活在一起」的60多岁妇人。她在小说中没有名字,作者称她为「我的朋友」。
那时他们十分贫穷,全篇小说,都是描述这对忘年之交,如何兴致勃勃地想出很多点子,预备过圣诞节。他们慷慨地为总统、远方的宣教士和有需要的朋友,制作圣诞水果蛋糕;到树林砍伐圣诞树;DIY圣诞礼物……卡波特以写实的手法,生动、细腻地描述了故事的情节,活画出一个充满爱心、虔守信仰,无论在任何景况,都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基督徒形象。
这是他们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不久之后,卡波特那嫁给有钱人的母亲,就把他接回身边了。「我的朋友」感叹地说:「我原来总是想,一个人总要生病、垂死,见到主。我想象主降临的光景,应该就像看见浸信会的窗子一样,像阳光穿泻而过的那些彩色玻璃一样美丽。那种光亮……是一种安慰……就我而言,我可以眼含着今天的情景,离开世界。」
《圣诞节的早晨》
这篇小说,描述了农民儿子鲍勃,在圣诞节的清晨,用实际行动,送给父亲一份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夕他想:
「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我可以早早起床,悄悄去奶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干净……这样,在爸爸进去挤奶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事都干完了。」
当父亲发现了他的行为后,「激动得话也被哽住了,『你这家伙骗了我,是不是?』
『这是给您的圣诞礼物,爸爸!』
这时,他发现父亲已经紧紧地搂住了他……
『孩子,我真谢谢你。再没人比这干得更棒了!』
『噢,爸爸,我想要您知道,我真想成为好样的!』
这是从他心底里冒出的话。他不知再说什么好,而心里却充满了爱。」
在故事的结尾,赛珍珠写道:「他能够爱,这是多么幸运、多么美好啊!能够爱,是生活真正的乐趣!他相信有一些人不会去爱别人,但爱却存在于他的心间,直到现在依然如故。他猛然想到,这爱所以留存在心中,是由于当他明白父亲爱他的时候,挚爱从他的心底醒来──只有用爱才能唤醒爱。」
「基督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参《约翰一书》三章16节上)让我们潜藏在心底的爱,被基督的爱唤醒,从此把爱无限地延伸。
影响深远的超级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