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不是完美的人,我也不完美,只是在主耶穌基督完美的愛當中,我們學習彼此相愛!
語言不通帶給好處
30多年前初來乍到紐約,婆婆很擔心我是為了美國身分而結婚的。依稀記得,她很慎重地將我從聚餐中帶開,問我:「你真的愛阿桐嗎?」主耶穌很幽默,當時我聽不懂台山話,只是忙着點頭,表示對長輩的尊重。她發現我聽不懂之後,選擇笑着回應,應當是發覺自己怎麼會有這種疑慮,怎能這樣問這位新媳婦。
我們的語言不通,帶給我們許多好處,讓我們沒有「材料」去亂想,或揣測「言下之意」,只能用簡單的字,直面的解釋,將回應的話當作事實。她只講台山話,我是不懂廣東話和台山話的台灣人,我們對話少,用肢體語言多,減少了婆媳間隱藏的摩擦。
廚房使用雙贏安排
婆婆是一位刻苦耐勞、典型的傳統婦女。剛結婚時,我和先生、兒子和她同住在曼哈頓一棟租金管制的公寓,空間很小,兩房一廳,一個廚房哪能容下兩個女人?加上飲食習慣的差異,開始時我覺得自己很委屈。
一次向主耶穌訴苦時,主安慰我,說我是祂的寶貝,我一定不會吃虧的。祂要我將廚房的使用權交出來給婆婆,她喜歡煮什麼都好,我如果自己想吃什麼,就到外面去買。後來婆婆收到信,她申請的老人公寓得標了,要她去看房子做一個確定。我帶上坐娃娃車的兒子,三人一起去看。
她很滿意所看的樣品屋,對我說:「希望分我的單位就是這一個。」我立刻在心中禱告,對她說:「媽媽,你這麼好的一個人,上帝一定安排最好的給你。」沒想到,婆婆真的被分配到這一個單位。上帝的帶領奇妙:婆婆滿足了她一生的夢想,有新的房子住;我拿回來我使用廚房的權利──只有耶穌能做到這雙贏的安排。
上帝的照顧更周全
婆婆很慈祥善良,我做全職媽媽,有時候帶孩子累了,婆婆很願意幫我看兒子,更是藉機會煲湯、蒸魚、做台山點心來寵孫子,又讓我們帶回家享用。婆婆表達愛的方式,就是煮好吃的東西。她更是省吃儉用,存到一筆錢後,就會「發」給每一位兒子、媳婦、女兒、女婿,這給我們經濟上很大的支持。
後來我們搬到法國服事教會,婆婆的家成了我們回紐約的落腳之地。有幾次她住院了,先生就派我做代表回來紐約照顧她,每次都很神奇地復原了。她開始經歷到上帝的美好,有一天,她特別去唐人街買了一張電話卡,打電話給我先生說:「阿桐,我要受洗信耶穌!」我們聽了都哭了,上帝的照顧比我們的照顧更好更周全。
像拳擊手永不言敗
四年後,我們搬回美國,婆婆很雀躍,卻也年紀老邁了,需要政府的看護來照顧。先生工作忙碌,我有幸可常去探望她,在她生病時陪她過夜,看護不在時為她洗澡。婆婆覺得很不好意思,卻又無奈,我輕聲對她說:「媽,過去你照顧我們,現在我們照顧你!」她這才放心,微笑地讓我為她洗澡。
婆婆最後一次住院時,醫生怕她用手拔管子,就讓她戴手套。她最後一次清醒時,坐起來,我們握着她的手,她就像拳擊手一樣,永不言敗。她輕聲說:「阿清,第一好!」我太感動了,流下淚水。沒想到,這是最後一次聽她說話,之後她就進了安寧病房。她走之前那天的清晨,握着先生的手,在先生的禱告中長眠了。之後,安寧病房的護士將一把白色玫瑰花瓣,灑在她身上,當時她蓋着最喜歡的被套,離世得多麼有尊榮。
婆婆還原諒了那和她爭家產的妹妹,走時雖是兩手空空,但她心無仇恨,無比的平安喜樂隨着她進天國。
慈祥的「拳擊手」母親|號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