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在36个国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超过20%的成年人离开了他们从小就信奉的宗教。这种趋势被称为“宗教转换”。其结果是基督教和佛教的人数明显下降,而越来越多的成年人现在认为自己没有宗教信仰。
根据报告中的定义,宗教转换现象是指个人在童年和成年之间改变其宗教身份。这包括完全脱离宗教或转向另一个主要宗教团体。然而,这并不包括同一宗教内部的转变,如从一个基督教派转向另一个基督教派。
一些国家,包括印度、以色列、尼日利亚和泰国,报告显示宗教保留率高达95%或更高。其他地区,尤其是东亚、西欧和美洲,则显示出显著的宗教流动性。
调查发现,韩国有一半的成年人不再认同他们儿时的信仰。
同样,荷兰有36%的成年人、美国有28%的成年人、巴西有21%的成年人表示已经脱离了他们从小信奉的宗教传统。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人已经转变为“无宗教信仰”者,其中包括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和那些将自己的宗教身份描述为“无专属信仰”的人。
数据显示,基督教是受这种转变影响最大的宗教之一。例如,在瑞典,29%从小作为基督徒的成年人认为自己如今无宗教信仰。
在所研究的大多数国家中,基督教是因宗教转换而净损失最多的宗教。例如,在德国,离开基督教的人数与加入基督教的人数比例为19.7比1.0。也就是说,每当有一个人皈依基督教,就有近20个从小是基督徒的德国人不再认同这一信仰。
不过,这一趋势也有例外。在新加坡,基督教正在经历小幅增长,比例为1.0比3.2。这表明每有一个新加坡人离开基督教,就会有另外三个人加入。
在一些国家,如尼日利亚,这一比例是平衡的。离开和加入基督教的人数相等(1.0比 1.0),反映出这些地区的宗教信仰较为稳定。
佛教在一些地区也经历了重大损失。在日本,23%从小信仰佛教的成年人不再认同任何宗教。在韩国,13%的成年人也同样脱离了佛教。
虽然大多数宗教转换涉及脱离宗教,但报告也指出了个人转向宗教的情况。
韩国有最高比例(9%)的成年人从小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现在却认同一种特定的信仰,其中大多数人成为基督徒。其他国家,如新加坡和南非,也显示出成年人在两种不同宗教之间转换的显著比例。
调查进一步显示,宗教转换在所有宗教传统或地区的分布并不均衡。在接受调查的36个国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在25个国家占主导地位或具有历史影响力。
伊斯兰教是全球第二大宗教,在包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在内的6个受调查国家中占主导地位。
佛教在日本、韩国和泰国等国历来占主地导位,但在某些地区却出现了明显的分离现象。
与此同时,印度教和犹太教只在一个国家(分别是印度和以色列)占主导地位,其宗教转换率要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