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约眺望专栏】哪种人容易成功?
Image-Description

自律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哥林多前书9:27)

 

士林初中(国中)校长邵梦兰,晚年由挚友蒋宋美龄带信主、遗嘱灰骨撒向大海,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做规定的事」。邵校长更亲自开课,凡是士中学生必修:《论语》、《曾文正公家书选》,必背、也必考才能毕业。

 

从此,士中人一生都只做「规定的事」,「颠沛必如是、造次必如是」。《论语·里仁》我们从该是狂飙年少的孩子起,就学习做为「有教养」、「有自律」的一群。

 

「自律」是「教养」的核心,应该自小学习,以免「细汉偷挽匏,大汉偷牵牛」。

 

上世纪60年代,史丹福大学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幼稚园裡做了一项经典、有趣的「棉花糖实验」:于小孩子面前,他摆了几颗棉花糖,规定如果他出去15分鐘,再回来时,没有偷吃的孩子,可以得到双倍的棉花糖。

 

之后,他追踪这些孩子,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尔后有较好的人生表现,如:好的成绩、高教育成就、优质身体,以及其他指标。他的结论:能克制自己,也就是「自律力」强的人,较易成功。

 

2011年,艾芙撒隆·卡斯比(Avshalom Caspi)领导美、英两国团队,利用「但尼丁研究设计」(Dunedin study)、自律力尺标,进行「自我控制力」(Self control)对后来生涯影响之分析。

 

他们发现:自我控制力强者尔后社经地位、财务状况、收入都较高,不易陷入财务纠纷,并且身体健康较良好、比较不会造成单亲家庭、或涉入药瘾及其他犯罪事项。

 

之前(2004年),宾州大学保罗·艾斯林哲(Paul Eslinger)就认为自我控制与大脑前额叶皮质(控制理性)有关。

 

 2009年,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伊里略·柏克曼(Elliot Berkman)发现,自我控制会减低杏仁核(主掌情绪)、脑岛(成瘾、将渴望转化为满足)之活性,表示自我控制力强者情绪稳定、易于满足。

 

2012年,达特茅斯学院的塔德·希特顿(Todd Heatherton)接着指出,自律性高者伏隔核(报偿迴路、快乐中心)活性增加,心性较达观、喜乐。

 

隔年(2013年),韩国大学的金成一教授(Sung-il Kim)将前人研究结果整理出参与自律主要的大脑部位,其中有:背侧前额叶皮质(与目标导向有关)、额眶皮质(主掌价值判定)、伏隔核(主司报偿系统、愉悦感)

 

并提出结论模式:有自律能力的人,必然有理性、人生有目标、喜于追求高品质价值、以及随处洋溢满足、喜乐,不会因为「自我限制」而失去生命欢愉-这些都是成功者必备的生命品质。

 

「自律」显然就是一种延迟享受的能力与保证。

 

初始,自律看似一种抑刈扼杀、缺乏自由、违反人性之不良教育法,但弔诡地,肯对于未来有所期望、信心、坚持,而愿意自我节制、牺牲时,竟奠立了成功、丰盛生命的基底。

 

「神经神学」支持:自律力是教养成功的指标。

 

(文章授权/潘荣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