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6日晚间18时47分,着名美籍宣教士、教育家彭蒙惠女士在淡水马阶医院安息主怀,享耆寿98岁。
彭蒙惠于1926年8月5日出生美国西雅图,其一生深深烙印着十字架记号。她在一个虔诚基督教家庭中长大;12岁那年暑假,参加了一场改变一生的圣经夏令营。
响应「宣教召唤」
营会中,来自大陆的计志文牧师分享创启地的需要,激发了年幼的彭蒙惠对该地的关注。当讲员问及:「有谁愿意去帮助那裡人民的需要?」彭蒙惠毫不犹豫地举起手,立下至大陆宣教的心愿。
当时,其他人可能只是为她的热情感动,但,彭蒙惠深知这是「对神的立约,对『中国召唤』的承诺」。这份承诺,驱使22岁的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纽约伊斯特曼音乐学院的全额奖学金、以及成为小喇叭演奏家的梦想,选择成为一名宣教士。
艰辛的宣教之路
1948年,彭蒙惠踏上一段艰辛旅程,途经东京、釜山、马尼拉、香港,最后来到当时战火纷飞的大陆。然而,由于国共内战爆发,她不得不辗转逃难,从上海到重庆,再到兰州,最后来到香港。
花莲的撒种:教育、音乐与福音
1951年,彭蒙惠抵达台湾花莲,开始了在台湾的宣教生涯。她发现,东部地区教会稀少,于是自愿投身花莲宣教。
在玉山神学院,她教授音乐,负责训练主日学老师。很快地,她成立一个小教会和一个最初只有九个孩子的主日学教室。
小朋友们在主日学裡认识基督信仰,而彭蒙惠则学会简单的塬住民语言。每当小朋友带她回家,她老是主动「怪腔怪调」的用刚学会的塬住民话,向他们打招唿;塬住民起先感到诧异,最后是笑了出来,就这样,彭蒙惠与当地塬民建立起深厚关係。
塬住民们还给她取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利百加,意为「盛开山谷间的百合花」。
为了更有效传播福音,彭蒙惠开始涉足广播领域。
她在花莲电台开设宗教性质节目,讲述圣经故事。后来,远东广播公司邀其製作儿童节目,她的主日学儿童诗班成为了节目主角。这些早期的广播经验,为彭蒙惠日后创办《空中英语教室》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