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种会携手企业以工「带振」助逾200名小区需要者迈向脱贫自立
Image-Description

【本报讯】基督教芥菜种会长期致力脆弱家庭脱贫自立,以社会企业模式推动以工「带振」理念,结合职能训练、创业辅导,帮助有工作意愿却缺乏资源的中高龄者、脆弱家庭照顾者等,过去一年多,已协助逾200人习得技能学习与获得工作机会,稳定收入、重建生活信心与家庭功能。今(15)日举办「以工带振.共创价值」记者会,邀请台中知名糕点品牌「阿聪师的糕饼主意」、西式食材供货商联采企业有限公司等6家中部企业共同展现多元培力就业成果,落实企业社会责任。

秉持创办人孙理莲女士在花莲设置习艺所的初衷,芥菜种会将其营运模式推展至新北市、高雄市等地,并设有万里孙理莲纪念营地、台中沙鹿中心等培力场域。以受助者能够「习艺得着」(习得技艺)的需求为核心,设计系列培力课程,从职能评估、技能学习、场域实习到稳定就业,持续提供生活与就业陪伴。课程涵盖缝纫、烘焙、烹饪、自然农业、居家清洁等技能。

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表示,串聯企業推動以工「帶振」,助社區需要者脫貧自立,實現社區共好。(芥菜種會提供)

芥菜种会执行长李肇家进一步指出,从「习艺得着」延伸至以工「带振」,结合多元培力就业,形成「习艺得着 × 以工带振 × 多元培力就业」的社会企业实践模式,让受助者在习得一技之长后,有尊严的工作机会并获得收入,带动家庭振兴与小区共好, 也为需要弹性工时的家庭照顾者带来祝福。过去一年多,超过200人透过芥菜种会供需平台连结小区工作需求,协助接案、转衔正式职场或创业支持,其中有4位从以工「带振」兼职人力成为芥菜种会正职人员;10人在企业场域顺利展开工作。芥菜种会持续邀请更多企业敞开大门,一起为小区需要者打造重新出发的道路。

小区需要者慧雯亲身分享生命转变的历程。她过去长期深陷于婚姻失和,当熟悉的屋檐只剩下恐惧,她毅然离婚,与儿子相依为命。但因离开职场多年,技能生疏,一度怀疑自己能否重新站起。直到参与芥菜种会缝纫班与居家清洁技能课程,透过以工「带振」重拾自我与职能,并获聘为芥菜种会中区助人网沙鹿中心「多元培力就业计划」兼职人员,开启人生新篇章。她说:「从没想过我能走出阴霾,找到支撑下去的力量。」

社區需要者慧雯分享因芥菜種會培力找到生命轉變的力量。(芥菜種會提供)

企业端也看见了这股力量。「阿聪师的糕饼主意」透过公益礼盒合作,进一步开放职缺予小区需要者,目前已有3名学员在此兼职,其中一对身心障碍姊妹,经芥菜种会链接进入场域从事产品包装,有了稳定收入和友善职场支持,让企业成为翻转人生的助力。芥菜种会也感谢联采企业有限公司、冠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伸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翻修先生工程行等,长期提供技术与工作机会,以及车丽屋汽车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响应支持以工「带振」商品与服务经费,促成善的循环。

芥菜种会邀请社会大众支持社会企业「习得品牌」系列商品,以及「阿聪师」中秋公益联名礼盒,集结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力量,让更多脆弱家庭能够被扶持而走向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