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家永不輸的黑暗法則!從「賭神」箴言到聖經真理:揭開賭博吞噬人心的真相
Image-Description

港澳富商何鴻燊,人稱「賭王」,曾是澳門賭場的主要經營者。1960年代初,他投下鉅資向澳門政府購買經營牌照,正式踏入賭博產業。當時他曾請教前輩「賭神」葉漢:「如果賭客總是輸,長此以往,他們不來了怎麼辦?」葉漢笑說:「一次賭徒,一世賭徒;他們擔心的,是賭場不在了怎麼辦!」何鴻燊據此建立其賭業王國,自己卻從不參賭,並嚴禁家人,尤其是他17個孩子染賭。

賭局本質:貪念誘人

賭博本質上,是以少博多、機率不確定的金錢遊戲。許多人參賭,名為娛樂,實際目的仍是想贏錢。然而,贏錢的機會始終掌握在莊家手中。貪念一旦引人入局,常導致學業荒廢、事業破敗,甚至傾家蕩產、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賭博也扭曲人的價值觀,使人貪戀錢財、渴望不勞而獲,甚至崇拜金錢。正如《箴言》十三章11節所說:「不勞而得之財,必然消耗。勤勞積蓄的,必見加增。」

賭場工作:兩難之選

不可否認,賭場也提供許多工作機會。根據2023年報告,大西洋城9家賭場共聘僱約22,000人,職位涵蓋前台、荷官、客服、保安、餐飲等。其中華人佔比估計近10%,據説高峰期每家大型賭場約有10至30位華人荷官。為吸引高端華人賭客,一些大型的賭場特設「亞洲高額區」。拉斯維加斯2021年開幕的一家賭場還特別主打「亞洲文化與顧客」,招聘了大量會中文的員工與荷官。

許多新移民英文能力有限,難以找到合適工作,認為賭場提供的待遇與工作穩定性相對較佳,因此選擇進入此行業。我們雖反對賭博行為,但理解博彩從業者的生計考量。

然而,《哥林多前書》十章23節提醒我們:「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身處賭場環境久了,難免受到其負面價值觀的影響。正如俗語所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信主轉業:榮神益人

《聖經》中有許多放下原有職業、回應神呼召的見證。例如,馬太原為羅馬稅吏,蒙耶穌呼召後,便離開稅關跟隨祂;西庇太的兒子雅各與約翰,也撇下父親與漁船,專心服事主。

筆者教會有位弟兄原本是刺青師,信主後,毅然放棄高收入的技術工作,捨棄價值不菲的儀器,轉換職業跑道,見證其信仰。這樣的改變雖不易,也伴隨經濟損失,但若是為主而行,必蒙神的恩典與看顧。

若博彩從業者能尋求更榮神益人的工作,不僅能造福家庭與社區,更能成為神國美好的見證。

遠離賭博:活出見證

我們若真為主、為家人、為社區著想,應當遠離賭博這條通往敗壞的路。《聖經》教導我們:「……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以弗所書》四章28節下)我們工作,不只是為了自己,也為了服事他人。

讓我們憑信心求問神,是否該轉換跑道,活出榮耀祂的生命。靠着祂的智慧與能力,必有出路與祝福。

遠離賭博的智慧之道|陳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