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布咏茹/马来西亚芙蓉报导】在未来与命定交叉的十字路口,许多年轻人对前路感到迷茫、焦虑,渴望在职场中活出信仰。
6月25日,平镇浸信会执行牧师黄祈翰与桃园市青年咨询委员钟汉腾于IAA第三届亚洲青年召集令上,以《营商宣教:青年自由业者的垫脚石》为题,分享如何透过营商、职涯与空间实践,引导青年进入命定,活出属天影响力。这场分享为青年提供一个新的眼光:信仰、职涯与社会实践可以同时并进,青年不只是未来的希望,更是今日神国的关键推手。
青年的需要是宣教的入口
基于对青年前路困境的观察,黄祈翰牧师指出:「年轻人渴望完成梦想、让家人骄傲、成为更好的人,最让他们沮丧的,是对人生意义的失落。他们渴望人生是有意义的。」
作为服事下一代的牧者,黄牧师选择从「就业与创业」切入,以实际行动响应青年需要:「福音信息不应只是口号,而要成为解答生命问题的钥匙。」黄牧师认为,现代的宣教工作,应从年轻人真实的处境与需要出发。
在响应这些需求的过程中,社会议题自然而然成为了教会与青年互动的桥梁。「世界需要议题,政府需要合作,商业需要部署,福音需要传遍。」黄牧师指出,只要教会掌握青年关心的议题,如就业、创业、社会参与,就能成为城市转化的关键力量。他本人也被聘为桃园市政府市政顾问,每年受邀参与政策对话。
在与政府对话与资源争取的过程中,教会与青年都能找到切入社会议题的契机。他提议,青年牧区可以是「青年孵化器」,牧者也可以成为社会中的「青年工作者」。当教会语言被「翻译」成社会能听得懂的模式,影响力便会倍增:比如把「短宣队」重新包装成「志工服务队」,既能申请政府补助,也让青年获得学习历程与服务时数;邀请基督徒企业家、AI专家,用「职场论坛」形式呈现,政府即可合法拨款支持。
他也分享,透过平台与辅导,鼓励弟兄姐妹撰写社会型企业计划,成功获得创业补助金;把「人文嘉年华会」办成「青创市集」,则让教会活动与更多跨界资源相连,展现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在具体模式跑通后,黄牧师不满足于单一活动与补助,他进一步放眼更大的系统化布局——以「品牌」作为宣教平台,勾勒出「梦想生活圈」的异象。
品牌即平台 产品能传爱
在平镇基金会支持下,方圆一公里内的青年创业品牌已连成网,催生出活力十足的「梦想生活圈」。这些据点不仅提供职场宣教,也参与地方志工与社会计划,打破了教会与社会的壁垒。
正是在这个生态中,50多个品牌年年携手为宣教贡献资金、共同参与短宣,把日常产品当作爱的媒介,让生活本身成为跨文化的福音网络。
黄牧师进一步描绘「梦想生活圈」的三个愿景:
一、年年同心奉献:50多个品牌若每年捐新台币2万,宣教基金将超过100万。
二、日用即宣教:品牌产品成为爱的媒介,日日讲述信仰故事。
三、全球连结:当这些品牌走出台湾,便成跨文化的福音据点。
这三项行动,将助力城市宣教生态全面启动。这张「宣教地图」不仅串联本地品牌,也为更大格局铺路。在绘制好城市福音地图之后,黄牧师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舞台,打造一个横跨海内外的城市宣教生态。
百队短宣联动全球
今年,黄祈翰牧师的平台已组织270多支短宣队,横跨台湾与全球30余国,连结130余家教会,形成强大宣教网络。他呼吁:「每个城市品牌若联名短宣,既是金钱奉献,更是动员参与;这些品牌也可成为海外福音展点。」
无论50个品牌或20位企业家,不论规模大小,只要同心合意,就能汇聚资源、推动更深远的城市宣教。在香港,弟兄姐妹已在咖啡馆与画廊等场域组建小型聚会,生动演绎新型营商宣教,让教会活在生活中。
公共参与 成为青年的命定桥梁
此外身兼桃园与基隆两地的青年咨询委员钟汉腾,长期活跃于公共政策与城市青年事务。他深信,公共参与是让政策带着公义,让资源成为祝福,让命定被真实看见。
「青年不是没有热情,而是缺乏桥梁。」钟汉腾指出,当资源断裂时,青年就容易失去方向,对命定感到模糊与无力。因此他强调:「我们需要成为桥梁——翻译政策、连结资源、辨识命定,帮助青年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响应青年在工作与生活间的张力,钟汉腾在2025年向桃园市政府提出「下班解忧所」提案,获得评选第一名与40万元预算支持。这项计划以AI Agent 智能系统为核心,为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务,如协助申请房租补助、创业资源、摆摊空间与心理辅导等,帮助他们在「第三时段」(非工作与睡眠时间)中获得具体支持、建立人际连结,并在轻松真实的空间中,重新思考人生方向与信仰使命。
他相信,「AI+信仰+社会连结」的整合,不仅能让青年「被看见、被连结、被预备」,更能引导他们以「创造者」的身分投入城市治理,活出神国价值。
这一份「为青年搭桥」的异象,也具体落实在他即将启动的一个新平台之中——WELL共享空间。
WELL共享办公室 为神国搭建实体桥梁
在「下班解忧所」成效显现后,钟汉腾进一步将「在线桥梁」搬到线下:预计8月17日开幕的WELL共享办公室,将成为集「钢琴教室」、「亲子共育区」与「共享会议室」于一体的信仰孵化基地。空间命名为「WELL」,开幕日期谐音「爸爸与我们一起」,象征天父的同在,连接教会与职场的每一位青年。
「神给我们的富足,不是为了自我享受,而是为祂的国度预备的平台。」——钟汉腾坦言,自己成长于庙会文化,深知神先呼召他进入教会,再引他走向社会。他期望在WELL中,让更多青年在信仰与公共行动中,成为神国的实际见证。
迎接主再来,活出命定
「在这末后的日子,我们盼望人人皆为祭司,每个人都是双职事奉者。」黄祈翰牧师如此总结。他提到,台湾近年来不断强调「双职侍奉」的异象,期望有更多「约瑟、但以理、以斯帖、保罗」在新时代中兴起,在职场中见证信仰、拓展神国。「职场就是主的讲台」, 他强调,「就如彼得的船成为耶稣的讲坛,神也要使用我们,直到水深之处。」
黄牧师呼吁,教会不能只停留在宗教空间,更要成为社会中的光。「如果教会不发光,这世界就没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