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牙刷、一份衛生用品包」英牧師盼給弱勢族群帶來尊嚴與改變
Image-Description

【编译余友梅/报导】面对英国日益严重的「卫生贫穷」(hygiene poverty)问题,伦敦圣墓教堂(Holy Sepulchre London)牧师尼克.莫特谢德(Rev Nick Mottershead)发起「伦敦市卫生银行」(City of London Hygiene Bank)活动,5年来协助超过2万名缺乏个人卫生用品的弱势者。尽管规模有限,他坚信:「一支牙刷、一份盥洗包」的行动,能为人们带来真正的尊严与改变。

倫敦聖墓教堂。(圖/Wikimedia)

所谓「卫生贫穷」(hygiene poverty),是指个人或家庭因经济困难,无法取得最基本的个人清洁用品,例如牙膏、牙刷、卫生棉、沐浴乳、洗发精、除臭剂等。这不仅影响身体健康,更可能导致羞耻感、社交隔离、影响学习与工作表现,甚至造成心理创伤。

根据英国慈善机构In Kind Direct最新调查,英国近五分之一的成年人正处于这种状态,比去年增加近100万人,其中四分之一的家庭还有未成年子女,情况日益严峻。

卫生银行:离开教会仓库的小区援助

圣墓教堂位于伦敦市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英国圣公会教堂。5年前,该教会成立「伦敦市卫生银行」,目前由尼克.莫特谢德牧师统筹。他强调,卫生银行不直接向个人发放物资,而是与学校、庇护所、家庭支持中心和其他慈善机构合作,由前线工作人员将必需品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

(圖/翻攝自thehygienebank.com)

截至目前为止,这项行动已捐出36吨物资,仅2024年就超过11吨。义工们将收到的物资分装成「卫生用品包」,内含基本清洁与个人照护用品,由合作单位转交给受助者。

一份用品包,重拾一份尊严

莫特谢德指出,接受支持的人来自各种背景,包括单亲家庭、癌症病患、接受照护的身心障碍者,以及遭遇家暴的女性。他回忆,一位受助者曾含泪表示:「这让我知道,有人关心我,不只希望我安全,还希望我活得有尊严。」

他也提到,一名青少年因家中没有除臭剂与牙膏,长期拒绝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甚至请假不去上课。这些看似小事的缺乏,对一个人的身心与社会连结可能造成长远影响。

(圖/翻攝自thehygienebank.com)

企业与小区携手响应

该行动吸引多家企业响应捐赠,小区也设有物资收集箱,义工们协助整理与包装,将用品分成适用于不同年龄与性别的配套包,再由合作单位转交。

「我们不会一下子解决整个伦敦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帮助一户家庭、一所学校、一位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希望的起点」,莫特谢德说。

(圖/翻攝自thehygienebank.com)

卫生,是一项人权

他强调,清洁不该是特权,而是基本人权。「一份卫生用品包不只是物资,而是能够参与生活的门票。这关乎孩子是否敢举手回答问题,女性是否能安心上班,人们是否能有尊严地走进小区。」

莫特谢德呼吁更多小区、教会与企业加入,「我们的任务就是,确保没有一个人因为缺少牙刷或肥皂而失去信心与尊严。」(数据源:Premier Christia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