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爽像冰箱!英国中世纪教堂建筑成酷暑避难所 办凉爽茶会 邀居民与毛小孩都来乘凉
Image-Description

【记者汪纯怡/编译】今年欧洲热浪来得特别早,多国气温创下新高。然而在英国,有些中世纪教堂却因厚实的石墙、挑高的屋顶、小而高的窗户,教堂内可比冰箱还凉!诺里奇市(Norwich)的圣乔治教堂(St George's Church, Colegate)就每周举办「凉爽据点」茶会,有些民众甚至赤脚走在教堂地板上,为酷暑降降温。

从6月底开始,热浪席卷欧洲,气温不断破纪录,各国纷纷发布高温警报,多国都有地区气温超过摄氏40度,西班牙、葡萄牙甚至飙破46度;法国艾菲尔铁塔热到变形、有学校因热浪停课,意大利禁止工人在户外工作,英国也有铁路在高温下必须限速,而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在热浪中开赛,不只球迷观赛头昏脑胀,也有选手须将冰块放在头上降温。

提供餐點及陪伴。(圖/churchofengland.org)

欧洲冷气不普及 热浪热到睡不着

气候一年比一年炎热,但欧洲冷气却不普及,大约只有20%的家庭装了空调,英国甚至只有5%,其中有些还是移动式冷气,德国更只有3%。

主因是许多欧洲北部国家在历史上几乎不需要降温,就算偶有热浪,也不像现今常常经历持续高温,因此没有使用冷气的传统。较炎热的南欧国家有些建筑已设计为抵抗高温,用厚实墙体及较小的窗户减少阳光直射屋内;而欧洲其他地区房屋设计,则没有考虑到隔热。由于欧洲大陆的建筑年代久远,为老房子安装中央空调难度高,若受保护的建筑物要装冷气,相关单位也常因室外机影响外观而拒绝安装申请。

随着气温升高,许多英国民众已经开始寻求空调,一家英国全国家居用品及家电零售商统计,从2019年到2024年,该公司门市的风扇和空调销售量就暴增40倍;另一家冷气公司也生意兴隆,今年的移动式冷气需求量比去年成长625%,很多订单还是凌晨1点到3点之间下订,因为很多人热到睡不着觉,巴不得赶快找到解决之道。

聖瑪麗.埃倫布魯克教堂為居民提供避暑空間。(圖/churchofengland.org)

中世纪教堂建筑 无须冷气就很凉

然而,在圣乔治教堂,却不须要冷气,「我并不批评使用冷气的人,但这座教堂完全不需要耗费任何能源来降温,自然而然就变凉了」,圣乔治教堂安妮.布莱丝牧师(Rev Annie Blyth)强调。

圣乔治教堂每周三都会举办咖啡早会,称为「凉爽据点」(Cool Spot)茶会,免费提供糕点、三明治、汤品、饮料,还有志工陪伴,欢迎所有人参加,不论何种信仰,还欢迎居民带狗狗前来。

走进这间部分建筑可追溯至15世纪的教堂,迎面而来的就是沁心凉舒的气息,有些居民还会脱掉鞋子,感受脚底冰凉的石板地,狗狗们也趴在地板上安静的歇息着。

人们在这荫凉之地聚集、交流,体感凉爽而心里却是温暖的,「教堂建筑好像在对人们说话,安抚着人们说:慢慢来、安静下来、在这里休息一下」,布莱丝牧师说。

欢迎来取暖、避暑 爱邻舍实际表现

多年来,布莱丝牧师一直推广让教会做为居民的避暑去处,她提到最有力的圣经依据:「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十章27节)、「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翰一书三章18节)。

「圣经希望我们能切实相爱,在微小的事上,实际地去行」,布莱丝牧师说,气候变迁是这个时代最令人担忧的问题,面对气候异常对英国各地小区的威胁,她认为教会提供了一种可以帮助人们的方式,「每个村庄都有教会,不是吗?」

英国和爱尔兰的传统教堂通常都是用大量石材建造的大型建筑,冬天格外寒冷,夏天却能成为酷暑时的避难所。像是爱丁堡的圣玛丽主教座堂(St Mary’s Episcopal Cathedral),在社群媒体上被称为「尖塔冰箱」(the pointy fridge);而圣乔治教堂的周三茶会,最初就是从3年前的冬天开始,称为「温暖空间」(Warm Space)活动,为那些因能源危机而难以取暖的人们提供服务。

而在曼彻斯特教区的圣玛丽.埃伦布鲁克教堂(St Marys Ellenbrook),因其建筑具有高热容量(Heat Capacity),在热浪时仍能保持室内温度摄氏20度以下,在2022年7月极端高温的几天时间,志工们迅速组成队伍布置场地,为区民提供可以工作、聊天与祷告的空间,还准备了冷饮与冰淇淋,不用太多的成本,就保护了弱势群体在酷热中的健康安全。

极端气候下 教会作为小区避难所

圣公会埃克塞特教区(Diocese of Exeter)指出,从中世纪开始,教堂就用于多种功能,例如法庭、学校和图书馆,也常举办会议、选举、辩论、戏剧演出和庆典活动。虽然在19世纪时,教堂的世俗用途受到限制,但如今人们的态度又逐渐改变;直到近代,教会仍是多功能的小区中心,有的举办文化活动,也有的设置咖啡馆、邮局、市集、商店,或提供其他小区活动服务,也成为学校参观和旅游的重要资源。

圣公会近年发布的一份探讨教堂如何因应气候变迁的报告中(Climate Resilient Churches)也强调,许多教堂建筑因为坚固的构造以及常位于地势较高之处,历史上一直扮演小区庇护所的角色;随着气候变迁加剧,教堂建筑适应气候变迁的能力虽面临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独特的机会,继续做为小区的避难所和支持中心。(数据源:New York Times, Local News 8, The Reengineer, BBC, Church of England, Diocese of Ex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