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战争》败诉,网络谣言泛滥:这是自由社会必须付出的代价,只要容许言论自由,便会出现多样化,甚至两极化的意见
Image-Description

8月初德州陪审团裁定,《信息战争网 (Infowars) 》的创始人兼主持人亚历士•琼斯(Alex Jones),必须向2012年康州桑迪•胡克(Sandy Hooks)小学枪击案中一名死者的父母,支付超过四千万美元的赔偿金。

阴谋论•满天飞

昔称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是骗局,美阴谋论名嘴须赔4100万美元

琼斯于1999年创立《信息战争网》,起初,它是一家邮购公司,出售宣扬阴谋论的录像带。后来他利用互联网接触到更多的观众,2016年11月,《信息战争网》的浏览量约为一千万人次,影响力超过《经济学人》和《新闻周刊》等主流新闻媒体。

琼斯红透半边天的卖点,是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阴谋论。2012年,桑迪•胡克小学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但琼斯一再声称,枪击事件完全是假的,是为了推动更严格的枪支管制政策而上演的闹剧。这些虚假讯息,无疑是在死者家属的伤口上撒盐,结果受害人家属告上法庭。

此外,琼斯宣扬林林总总的阴谋论,例如「9•11」恐怖袭击是布什政府所为;1969年航天员登陆月球是一场骗局;美国政府拥有天气武器,可以制造洪水;美国政府使用化学物质令人变成同性恋;前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穆勒是恶魔,也是恋童癖者;希拉莉•克林顿在比萨店经营儿童色情圈……

为何信•虚谎事?

这并不是孤立、个别的事件,历年来许多民意调查都显示,相信阴谋论和虚假信息的美国人为数不少。例如2021年公共宗教研究所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15%到20%的美国人相信「卡农 (QAnon) 」阴谋论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那神秘的「暗黑势力 (Deep State) 」在幕后操纵着政府。

虚假信息有来自美国境内,亦有一部分源自外国。8月5日,信息安全公司麦迪安公布了最新的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至少有72个来自外国的假新闻网站,用11种语言散播具有误导性的信息,这些文章的内容,多数是批判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有些内容极之荒诞,例如说:「拜登终于开口:『我从未支持佩洛西访台,只要她敢回国,立刻逮捕』!」「俄永久掐断北溪二号,美趁乱暴涨248%,欧盟袖手旁观。」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相信阴谋论和虚假信息呢?这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当我们面临快速的社会变迁时,适应新环境和探索的过程难免令人无所适从,过去许多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都需要翻天覆地的改变,阴谋论因此应运而生。例如:佩戴口罩令人不便和注射疫苗令人不安,新冠疫情被夸大是政府为了控制人民,便变成「堂而皇之」的谣言。1980年,公民自由律师弗兰克•唐纳(Frank Donner)写道,阴谋论显示出美国人心底里没有安全感,很多人在想要成为什么人和实际上是什么人之间,徘徊挣扎。

互联网•助势头

美国流行文化,一直培养反权威、反政府的心理倾向。举例说,亚马逊现在最火红的两出原创剧集,是《黑袍纠察队(The Boys)》和《暗杀名单(Terminal List)》。前者的其中一段情节,讲述在里根总统主政时代,中央情报局通过贩卖毒品,支持危地马拉反共游击队,毒品是卖给美国黑人。后者讲述美国国防部,用海豹敢死队来作为活人实验,一组海豹敢死队全数生了脑肿瘤,在叙利亚执勤时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主角侥幸生还。回国之后,主角将所有牵涉这阴谋的人逐一杀掉,包括了他的上司和国防部长。观众在耳濡目染下 ,接受了「暗黑势力」的存在不足为奇。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更助长了这种趋势,过去信息量有限,而且获取信息很困难。今天你可以免费在Google上搜索任何内容,每个人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大量信息,成为「实时专家」,尽管很多信息并不可靠。

琼斯败•足为鉴

然而,这是自由社会必须付出的代价,只要容许言论自由,便会出现多样化,甚至两极化的意见。无论如何,笔者的态度仍然是乐观的,尽管有些人滥用自由去散播阴谋论和虚假信息,但我们也有自由和权利去反对他们;例如跟他们辩论,或像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受害者家长一样,采取法律行动。然而,在没有自由的专制社会,你只能眼巴巴地任由谎言铺天盖地散播开来,而没有反驳、反对的余地。

现今世代,很多人为名成利就或各种原因,制造骇人听闻的谎话。《箴言》说:「口吐真言,永远坚立;舌说谎话,只存片时。」琼斯被判赔偿巨款,身败名裂的结局,可为散播谣言者之鉴。网上阴谋论、假消息汗牛充栋,我们更应洞悉世情、慎思明辩,不要被假新闻蒙蔽,更不要成为假消息的传播者。

《信息战争》败诉•网络谣言泛滥|余创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