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Grace有多种不同解读,因应不同的上下文背景、语气和对象,这词语可以有截然不同的用途。所以虽然同Grace,但不能以同一个中文字或词语去翻译其中的意思。
一般人会以Grace去表达举止优雅、恩典的含意。然而在商业社会中,Grace Period却不能译作「优雅期」。当信用卡账单逾期没有付款时,银行通常会给予多几天的「宽限期」而不会立刻征收罚款。在比赛的场景中,Winning and Losing Gracefully是指展现较劲场上的「胸襟风度」,胜利者不自夸或贬低对手,落败者不会生气或寻找借口。而基督徒在饭前简短的祈祷或「谢饭」,英文说法为Saying Grace,为上帝赐予的食物表达感恩。
当然,基督教也常用Grace一词来表达上帝对人因信称义的救恩。《圣经》中,使徒保罗提醒信徒:「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里提到的「恩典」是一份免费、我们不配得的礼物。它免费是因为人无法用任何事物、行为去赚取,必须以信心接受基督的救赎,来获得这份珍贵的恩典。
将这种意思应用在人际间的关系时,或可将它解读为「恩慈」。保罗鼓励我们:「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以弗所书》四章32节)所以如果我们以恩慈对待某人,也有着给予他们不配得的宽恕、祝福或恩惠的意思。无论他们对我们做了什么,我们都选择以恩慈相待。
我们都需要恩慈!正如我们需要上帝的恩典和饶恕,我们也要向身边的人给予恩慈和宽容。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自己也蒙了上帝的恩典与饶恕。也许我们可以从身边最接近的家人或配偶入手——当性格各异的人需要共处甚至共住时,恩慈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这当然是知易行难的事,而主耶稣更是明白我们作为人的软弱,所以祂为我们留下了谦卑与恩慈的榜样,让我们可以学习,并在每天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其实不只是家人和配偶,我们也可以学习以恩慈对待同事、朋友和教会中的肢体:
- 选择不为琐事挑剔或唠叨你的配偶。
- 放下吹毛求疵的眼光,转而以善意去解读家人的说话和行为。
- 选择耐心地聆听同事或上司与你的对话。
- 选择相信教会弟兄姊妹最好、最善良的一面。
- 以你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他人。
主耶稣说,要像我们希望被对待的态度,去对待别人。祂并没有说,要像别人对待我们那样对待他人!所以,如果有人亏欠了我们,即使是故意的,我们也应以我们希望被对待的态度来面对之。这需要很大的宽容。
让我们向上帝祷告,求祂宽恕我们的错误,帮助我们以自己渴望被对待的方式去爱别人。主耶稣讲过一个颇颠覆人性本能的比喻,是「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马太福音》五章41节)。这显然不是要我们妄自菲薄,而是提醒我们,以恩慈的态度为他人预留宽容的空间,与其不情愿地认为被逼付出,不如主动地以爱去关心对方。与其以「被害者」心态自怜埋怨、认定自己是受亏损的一方,不如尝试求主帮助我们,时常以主对我们的恩典为念,感恩祂对我们的宽容。然后以同样的恩慈去为他人多留一分包容、多给一点时间、多行一里路。
多一里恩慈|贝琳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