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温怡玲执行长莅临基督教今日报,分享她从媒体工作者到AI领域开拓者的歷程。
这位政大新闻系毕业的资深媒体人,如何在信仰的根基上,帮助台湾产业界走向AI创新?她从媒体专业、内容策略到品牌定位,为媒体在AI时代的生存与发展指出新方向。
她的分享,不仅是一个专业的转型範例,更展现了基督徒如何在时代浪潮中坚持信仰价值。
从记者到AI领域的蒙召之路
「15岁就立志要当记者,」温怡玲回忆,「20岁时在南京东路礼拜堂受洗,叁年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圣灵充满。」这样的属灵经歷,奠定了她日后在媒体工作中的价值观。
温怡玲分享了她刚入行当记者时的一个关键抉择。
长官用过来人的经验「劝告」温怡玲:「採访一定要用点『话术』(用无中生有的谎言,刺激受访者发言),才能从受访者口中「套出」精彩的新闻⋯。」
「我当场就奉主的名,我接受挑战──我不说谎。」这个决定,使她在媒体圈中显得特别,也赢得了受访者的信任。
「信任永远是不可取代的,」她强调,「今天不管我们在做任何的事情,信任是最重要的基础。」这样的坚持,也影响了她后来在AI领域的工作理念。
2018年,一个重要的转折出现。当时在《天下》杂誌工作的温怡玲,开始接触人工智慧议题,并被「借调」到台湾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我跟陈昇玮博士合作,写成一本书:《人工智慧在台湾:产业转型的契机与挑战》」
2020年,一个意外的挑战来临。陈昇玮博士突然过世,温怡玲接任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执行长。「当时我是非常忐忑的。」她坦承说起。
以一个文科生、媒体人,进入AI高科技、理工人的圈子裡,温怡玲好像是「局外人」,一开始就面对许多质疑与不信任。
但她选择相信这是神的带领。
在灵粮堂70週年崇拜聚会中,她看到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与团队一同舞蹈表演,在舞台上,似乎可能一时忘记表演,只能东张西望。「那一瞬间我就流下眼泪,上帝让我看到,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对不对?没关係,在祂眼中,『你』还是好可爱。」
温怡玲在基金会,执行台湾唯一的产业 AI 化大调查,并持续进行了四年。这项调查提供了重要的产业 AI 化相关资料,填补了工研院、资策会等机构的空缺,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基础。
她同时也带领团队製作了台湾 AI 新创生态系地图,协助台湾 AI 新创公司克服发展困境。
2023 年出版《AI 如何重塑教育》,探讨 AI 如何影响教育体系。
温怡玲以媒体人的背景和基督信仰为基础,关注 AI 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并致力于将 AI 技术与人文关怀结合。进而推动 AI 技术的正向发展,期为台湾社会,更广泛地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