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内赫特与卡尔森谈在受魔鬼影响道德相对的世代中期待复兴
著名基督教护教学家克利夫·克内赫特(Cliffe Knechtle)近期与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探讨属灵争战的现实,指出他察觉到许多年轻人正经历道德相对主义与个人破碎带来的冲击,内心却涌动着日益强烈的属灵渴慕。
“年轻人正以更严肃的态度对待耶稣,这令我倍感振奋,”克内赫特表示。这位在大学校园宣讲福音长达45年的牧者,现任康涅狄格州新迦南恩典社区教会(Grace Community Church)主任牧师。
克内赫特与常持敌意的大学生们引发热议的对话,使其YouTube频道“给我个答案”(Give Me an Answer)的订阅量激增至89万余人。
在本周发布的长达两小时的访谈中,克内赫特与卡尔森探讨了这场属灵战争的本质——他们认为现代社会中道德相对主义的蔓延已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
当被问及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大学里看到的最大哲学变化时,克内赫特表示:“道德相对主义,乃至相对主义本身,如今正以史无前例的方式扼住人们的咽喉。”
克内赫特指出,道德相对主义的负面影响导致家庭结构瓦解,引发性别认同混乱的局面,使许多年轻人陷入精神紧绷的状态——他们将主观体验和感受作为现实基础。
“道德相对主义是悲剧性的,”他说,“本质上,罪就是将我的观点神化,将我自己神化,把自己置于宇宙的中心。基督的追随者,是允许上帝成为宇宙中心的人”。
“这就是敬拜的本质,也是信仰的真谛。敬拜意味着让上帝将我从宇宙中心拖离,让上帝成为宇宙的中心——这意味着道德突然不再完全相对”。
卡尔森与克内赫特双双援引《以弗所书》6:12,用超自然术语诠释道德相对主义,指出这种主张以“伪自由”之名独断道德、自封神明的行为,实则承载着无可辩驳的“魔鬼”影响——克内赫特强调这种罪性渴望贯穿整部圣经,可追溯至伊甸园。
“上帝之所以令人反感,在于祂规定性行为的准则、财务管理的准则、权力运用的准则,”他如此描述拒绝上帝者的心态。
“我宁可不相信那个能透过钥匙孔窥视我生活的存在。我宁愿用手指堵住钥匙孔,告诉自己:‘根本不存在真正看见我、要我承担责任的上帝’”。
“审判日令人胆寒,”他继续说道,“但正是在这时刻,基督的十字架彰显出无上大能。祂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为要赦免我、洗净我的罪、赐我永生。我的信心全然倚靠祂,而非自我或道德的正义感”。
克内赫特强调,尽管基督教面临日益增长的文化敌意,他仍坚信基督教正经历复兴,这种情况与早期教会的处境如出一辙。
他表示过去一年间,“在校园里遇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热忱的基督追随者”。
克内赫特认为,或许正因年轻人正挣扎于核心属灵问题,他们尤其容易回应福音,同时能辨别其表面的伪装。
“这绝非健康和致富的福音,也非积极思想的福音,”谈及吸引受创青年寻求的福音时他如此阐释,“它真正以圣经方式——而非精英主义方式——直面善恶、正义与不义的本质”。
“因此我对当下发生的一切感到无比振奋,”他补充道。